•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西尋烏:在廢棄礦山裏走出一條“兩山”新路

2020-09-30 19:51:00
來源:客家新聞網
字號

  來到江西省尋烏縣文峰鄉上甲村柯樹塘,雖然已是初秋時節,仍是滿眼春意,這裡山水相依,林田相伴,湖草相映,山水林田湖草在這裡和諧共生,那醉人的綠色和潔凈的水流,總會讓人忘卻這裡曾是南方的“白色沙漠”。村民謝立新見到前來旅遊參觀的人,開始了他激動的點讚:“這裡的荒山、污水不見了,現在就像公園建到家門口來了,我的山又可以種果了,我的田又可以産糧了,我為政府這個民心工程點讚。”

  是什麼讓這位土生土長的村民如此激動呢?這裡為什麼又曾被稱為“白色沙漠”呢?原來,這裡是尋烏稀土開發的主産區,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為了給國家建設和創匯作貢獻,在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的稀土開採,由於當時生産工藝落後和不重視生態環保,在上甲村就遺留下7.3平方公里的廢棄稀土礦山,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積、耕地淹沒、水體污染、土壤酸化等生態破壞,村民的家園、良田變成了“白色沙漠”。

  治理前的尋烏廢棄稀土礦山。 

  近年來,尋烏縣抓住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政策,正視歷史生態問題,下決心還清“歷史欠賬”,根治“生態傷疤”,先後實施了以文峰鄉石排、柯樹塘和涵水3個片區為核心的廢棄礦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約9.55億元,對廢棄稀土礦山進行了全面治理修復,取得了顯著成效,山綠了、水清了、田肥了、路通了,村民的美麗家園又回來了。

  治理後,仿佛公園建到了家門口。

  “三同治”,“廢棄礦山”重現“綠水青山”

  在項目推進中,尋烏縣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加強資金、人員整合,成立統一調度推進的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辦公室,打破原來“碎片化”的治理模式,消除部門之間的行業壁壘,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工則工、宜水則水”治理原則,統籌推進水域保護、礦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復等四大類工程,實現治理區域內“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九位一體化推進。

  尋烏縣在生態修復中,探索出南方廢棄稀土礦山綜合治理“三同治”模式,實現了廢棄礦山全區域同時綜合治理。

  一是山上山下同治。在山上開展地形整治、邊坡修復、沉沙排水、植被復綠等治理措施,在山下填築溝壑、興建生態擋墻、截排水溝,確保消除礦山崩崗、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控制水土流失。

  二是地上地下同治。地上通過客土、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平面用作光伏發電,或因地制宜種植獼猴桃、油茶、竹柏、百香果、油菜花等經濟作物,坡面採取穴播條播撒播噴播等多種形式恢復植被。地下採用截水墻、水泥攪拌樁、高壓旋噴樁等工藝,截流引流地下污染水體至地面生態水塘、人工濕地進行減污治理。

  三是流域上下同治。上游穩沙固土、恢復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實現稀土尾沙、水質氨氮源頭減量,實現“源頭截污”。下游通過清淤疏浚、砌築河溝格賓生態護岸、建設梯級人工濕地、完善水終端處理設施等水質綜合治理系統,實現水質末端控制。上、下游治理目標系統一致,確保全流域穩定有效治理。

  通過近四年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原來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又重現出綠水青山本來面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強度已由劇烈降為輕度,水土流失量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59m3,降低到32.3m3,降低了90%。植被品質大幅提升,植被覆蓋率由10.2%提升至95%,植物品種由原來的少數幾種草本植物增加至草灌喬植物百餘種。礦區河流水質逐步改善,河流淤積減少水流暢通,水體氨氮含量削減了89.76%,河流水質大為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顯著改良,原來廢棄的稀土尾砂,土壤酸化,水肥不保,有機質含量幾乎為零,是一片白茫茫的“南方沙漠”,幾乎寸草不生,經過客土、增施有機肥和生石灰改良表土後,已經有百餘種草灌喬植物適應生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斷鏈得到逐步修復,又呈現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生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尋烏縣在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同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一條“生態+”的治理髮展道路,將生態包袱轉化為生態價值,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一是“生態+工業”。治理石排連片稀土工礦廢棄地,開發建設工業園區用地7000畝,打造成尋烏縣工業用地平臺,目前入駐企業50多家,新增就業崗位近萬個,直接收益5.12億以上,實現“變廢為園”。

  二是“生態+光伏”。通過引進社會資本投入,在石排村、上甲村治理區引進企業投資建設愛康、諾通二個光伏發電站,裝機容量達35兆瓦,年發電量約4200萬千瓦時,年收入達4000多萬元,實現“變荒為電”。

  三是“生態+農業”。綜合治理開發礦區周邊土地,建設高標準農田1800多畝,利用礦區整治修復的土地種植油茶、百香果、獼猴桃等經濟作物5600多畝,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為貧困人口有效脫貧提供産業支撐,實現了“變沙為果”。

  四是“生態+旅遊”。項目以礦區生態修復成效為依託,同步推進生態旅遊、美麗鄉村建設,做好做大“綠”“遊”整合發展文章,目前已完成景區路網、自行車賽道、教學研基地、民宿旅遊設施、礦山遺跡資源調查、花海、特色農業採摘園等項目,正在策劃推進稀土礦山公園、“兩山”理論實踐成果展示館等特色項目建設,兩頭與青龍岩旅遊風景區和金龜谷康養度假區連為一體,著力打造旅遊觀光、體育健身勝地,實現區域內生態修復的長效管護,促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同步實現,有效實現生態産品價值轉換,實現“變景為財”。

  尋烏縣在廢棄稀土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中,探索總結出“三同治”模式,實現治理空間覆蓋、治理時間同步、治理目標一致的全覆蓋治理,全面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新理念,並積極探索生態資源産品價值轉換實現路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生態+”産業化治理的綠色發展道路,將昔日的“環境痛點”轉化為今日的“生態亮點”和“産業焦點”,為全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探索提供了樣板工程和典型案例。(曾偉朗 謝軍)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