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先烈足跡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梅旭航】“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把那只從敵人手裏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向懸崖,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裏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7萬日偽軍,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毀滅性“掃蕩”。這次大規模的“掃蕩”和反“掃蕩”鬥爭持續了兩個月。當時, 我軍數千官兵和數萬群眾在河北易縣的狼牙山藏身。
狼牙山位於河北省易縣的西部的太行山東麓, 因其奇峰林立,巍峨險峻,狀似狼牙而得名,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東大門,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9月23日淩晨,日軍主力傾巢出動,在拂曉時分圍攻易縣北婁山附近的一分區駐地,從北管頭沿東西水村向狼牙山推進,中午,日偽軍已集聚在狼牙山下。
晉察冀軍區1軍分區1團2營7連擔負了分路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7連第6班5名戰士負責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按照原來的部署, 七連佯裝成一團主力來吸引敵人主力, 再利用夜幕掩護和熟悉地形的優勢, 伺機打擊消滅敵人。
24日夜色降臨,在完成掩護群眾突圍的任務後,連長帶著七連指戰員沿著盤陀路向外撤離, 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連隊轉移方向,5名戰士吸引敵人火力, 繼續掩護作戰。馬寶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五人借著月光, 將團部留下的幾箱手榴彈分束扎捆, 然後隱藏在棋盤陀最險要的“閻王鼻子”和“小鬼臉兒”兩個據點。
25日清晨, 500多名日偽軍向狼牙山發起攻擊。敵人上山途中, 從東西水村往棋盤陀來的日軍, 一路上伴隨著地雷的爆炸而倒下。為了不暴露部隊轉移路線, 保障主力安全, 五名戰士選擇撤向棋盤陀頂峰, 戰士們一面向頂峰攀登, 一面依託岩石和樹林向敵人射擊。敵人緊追不捨。由於敵人不熟悉地形, 有的中彈滾下山去, 有的踏落石頭墜入深谷。
而棋盤坨頂,是一條絕路。棋盤陀峰頂三面懸崖, 無障可憑, 無路可退。六班戰士把敵人引向頂峰的絕路, 同時也使自己陷入困境。五壯士同敵人激戰五小時,彈藥用盡後, 就把石頭石塊砸向敵人。他們打光最後一粒子彈, 扔出最後一顆手榴彈, 終因眾寡懸殊難以支撐。
最後關頭, 五名勇士果斷將所帶槍支毀壞後, 縱身跳下了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殉國, 葛振林、宋學義二人跳崖後挂在絕壁的樹枝上, 被當地百姓營救,倖免于難。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1941年9月25日, “狼牙山五壯士”縱身一躍,79週年後的今天,他們誓死抗日的壯舉依舊被人們銘記。如今,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坐落在狼牙山最高峰,為狼牙山標注了“英雄之山”的閃亮坐標。
【“抗戰雲課堂”系列文章由環球網與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聯合推出】
參考資料:
[1]錢曉虎,趙品.巍巍太行見證英雄壯舉——“狼牙山五壯士”再尋訪[J].雷鋒,2015(01):23-25.
[2].氣吞山河: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經過[J].益壽寶典,2018(10):49.
[3]喬咏梅. 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N].中國檔案報,2020-02-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