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鐘君:《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首次系統地論述科學實踐觀

2020-08-20 17:12: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北京8月1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三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鐘君做客講堂,以“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主題,導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鐘君在導讀仲介紹,《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是1845年春,馬克思旅居布魯塞爾時寫作的重要哲學文獻,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提綱的正式發表是在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馬克思遺稿時,在一個筆電裏發現了《提綱》的手稿,並將其作為《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附錄第一次發表。《提綱》首次系統地論述了科學的實踐觀。在《提綱》中,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不僅批判了唯心主義,而且批判了包括費爾巴哈哲學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不徹底性,提出了“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科學世界觀的要點,揭示了無産階級新世界觀的基本特徵。《提綱》最重大的理論價值在於,它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奠基石,標誌著馬克思與舊唯物主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思想上徹底轉變為新唯物主義者。

  1844年,馬克思撰寫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神聖家族——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還曾對人本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持贊同態度。但是由於馬克思最終發現了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發現了歷史發展的物質動因問題,實現了從人本主義歷史觀向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飛躍。1845年春天,當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再次與馬克思會見時,他驚訝地發現,短短幾個月,馬克思已經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開始批判他們曾一度崇拜的費爾巴哈。可見,《提綱》就是馬克思思想的分水嶺,是馬克思在思想上的成人禮。從此以後,馬克思真正成為了代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那個“馬克思”。恩格斯對於《提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鐘君談到,《提綱》是適應無産階級革命實踐需要的産物。19世紀中葉,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無産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無産階級革命實踐迫切需要有科學的世界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德國當時還處於政治上的封建割據與農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存的狀態,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德國資産階級比英國、法國資産階級落後,他們雖然要求廢除封建特權,實現德國統一,但是害怕無産階級勝過害怕封建勢力。德國資産階級這種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的兩面性,通過德國哲學意識形態反映岀來,隱藏在黑格爾晦澀的唯心主義辯證法的思辨哲學之中。

  鐘君講到,《提綱》共十一條,近1500字,非常精煉。主要內容分四個方面:—是在本體論層面,提出了科學的實踐概念,批判了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唯心主義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的錯誤,闡明瞭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哲學與舊哲學的區別;二是在認識論層面,論述了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闡發了科學的真理觀;三是在歷史觀層面,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唯心史觀,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幾個基本問題;四是從哲學觀層面,即從階級基礎、哲學使命和功能等角度闡述了新、舊哲學的區別。

[責任編輯:張亞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