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惠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

2020-08-06 19:27: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字號

  文化惠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評論⑥

  炫目的彩扇上下翻飛,歡快的舞姿悅動人心。7月22日下午,在清河縣謝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河北傳媒學院舞蹈教師孫剛正在給當地的舞蹈愛好者上“藝術指導課”。省文聯赴清河縣開展的這次文化惠民活動,舞蹈、相聲、書法,樣樣都受到熱烈歡迎。藝術家與村民的“零距離接觸”,激發出陣陣歡聲笑語。仲夏時節,一團團彩扇像一朵朵迎風怒放的鮮花,映襯著鄉村的美麗圖景,抒發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深棕色房屋框架、倣古灰瓦頂,全玻璃墻房屋上點綴著“回”字紋飾。石家莊市藁城區人民廣場的“24h智慧圖書館”內,三三兩兩的讀者手捧圖書專注閱讀。沒有開閉館時間限制、憑藉身份證進入,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在此都可以隨心自助借書、還書、看書。自去年年底開放以來,這間“零門檻”的城市公共書房,一直吸引著人們前來徜徉書海、沐浴書香。

  “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全面小康,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足、文化上的富有。讓小康生活更具“滋味”,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好的精神食糧,要均衡、普惠,健康、有營養,讓人人“吃”得上、“吃”得好。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需要持續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水準,解決公共文化供給中有沒有、缺不缺,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也就是説,不但要讓所有人讀書看報、觀影聽戲、唱歌跳舞等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保障,還要讓人們能讀到好書、觀賞精彩的演出、親近更豐富的館藏展覽,滿足人們不斷提檔升級的文化生活需求。

  在新時代的河北大地上,文化惠民工程正在不斷築牢全面小康的文化根基。從試點到全面覆蓋,農家書屋成了“黃金屋”,閱讀在廣闊的鄉村已經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組織“七進”演出被列入20項民心工程,一支支“紅色文藝輕騎兵”深入鄉村、社區、工礦、校園、軍營,深入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把文化的種子深植于基層;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雲遊博物館”“雲觀展”“優秀劇目線上免費看”等服務讓文化與群眾之間的“親密關係”永不掉線。還有多地越來越受歡迎的惠民書市、惠民演出季、文化惠民卡,如陽光普照萬物般愉悅人、感染人、溫暖人。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離群眾、生活、實踐越近,文化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就會越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就會越強。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雲上展演自6月拉開帷幕以來,12場專場演出場場人氣爆棚。井陘拉花、昌黎地秧歌、冀東秧歌舞出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共用幸福生活的喜悅心情;河北梆子、評劇、哈哈腔等河北戲曲,唱出了幹部群眾齊心加油幹、攜手奔小康的精神風貌。惠到點子上、惠到群眾心坎上的文化,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

  文化滋養人心,文化賦彩生活。有市民説:“每次坐到冀圖講壇臺下聽課,都覺得特別享受。”有村民説:“不出村就能看演出,可高興哩。”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品質,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全面小康的畫卷就會愈發多彩動人。(蔡曉輝)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