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桔:90後姑娘立志為家鄉設計“金山銀山”
程桔:90後姑娘立志為家鄉設計“金山銀山”
長髮扎成幹練的馬尾,不化粧,不穿高跟鞋,愛穿“簡單耐臟”的深色衣服,這是90後村支書程桔慣常的“打扮”。而6年前,她是一位出入一線城市高檔寫字樓的平面設計師。
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每天晚上7點多,程桔開始入戶走訪,“白天大家都在地裏忙,晚上最適合商量事,開協調會。”30歲的程桔是大市村黨支部書記。最近,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名單公佈,程桔名列其中。
程桔出生在崇陽縣城,從小喜歡畫畫,大學學的是視覺傳達專業,2013年畢業後在廣州一家企業擔任平面設計師。
她的人生在2014年轉了個彎。
那年,程桔休假回到大市村爺爺家探親。上學時每年寒暑假,她都會回來待一陣子。村里正在籌備換屆選舉。她發現,以前生龍活虎的叔叔伯伯聚在一起卻唉聲嘆氣:這些年,隨著外出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村裏很難再選出年輕的接班人。
程桔的黨組織關係在村裏,一位老黨員動員她“考慮考慮”,競選留下來,給村裏發展多爭取些政策支援。
競選村支書是程桔從來沒有想過的。她很喜歡設計工作,按照計劃,未來她要留在廣州發展。
幾天后,程桔去找村幹部辦事,長輩們再次與她溝通。“村裏雖然有20多名黨員,但65歲以下的只有五六個人,好幾個還常年不在家……”“我們年紀大了,身體、精力、思路都跟不上,盼著年輕人能回來,給村裏帶來些變化。”
村裏的老人們最是失落:歷史上,這座村莊因毗鄰的大市河水運繁華,一度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出土了國寶級的商代獸面紋青銅鼓。近些年,周邊的村子都富起來,三面環山、缺少耕地的大市村逐漸蕭條,成了“空心村”“貧困村”。
“他們説話的時候,眼睛都瞄著我,全是期盼,把我的豪情壯志都激發出來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程桔想拼一把。這個決定最初遭到母親的反對,但她拗不過女兒的堅持。程桔計劃,“趁年輕,幫家鄉幹滿3年,有起色了,就回廣州做設計師”。
2014年底,年僅24歲的程桔當選為大市村黨支部書記。
彼時的大市村,基礎設施薄弱,水利設施不完備;沒有村委會,村民辦事很不方便;村集體經濟為“零”;很多貧困戶沒有收入來源。
程桔設計了“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治理”的總體思路。為儘快與400多戶鄉親彼此熟絡,她利用專業知識設計了便民服務卡,標注自己的聯繫方式,逐家逐戶走訪、發放。
大市村河道彎曲、河堤陡峭、道路狹窄,暗藏安全隱患。程桔做的第一件事是加固河堤、拓寬道路。工作隨時面臨著“想像不到的困難”。
一次在進行道路拓寬時,一戶村民以沒有拆遷補償費為由,找來一台挖掘機,要挖掉剛剛平整好的路面。程桔了解到,涉及區域是村集體用地,這位村民只是短期承包過土地上的建築,道路並不在建築範圍內,不存在徵地費用的爭議。
她趕到現場勸解,村民不依不饒,程桔乾脆站到了挖掘機前。一時激動的村民恐嚇道,“信不信我用挖掘機挖你?”“我不會退讓的,我們先把事説清楚。”在集體利益面前,程桔説一不二,同時與村民反覆溝通,這件事最終得以解決。
還有一次,程桔組織村民植樹。一名村民突然把剛栽好的樹苗連根拔起,稱這塊地是自己種菜用的。一名村幹部上前溝通,沒説幾句兩人推搡起來,程桔趕緊勸架,卻被村民一棍子打在手上。
程桔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她轉念一想,“立場不同,自然會有矛盾。還是要多溝通。”程桔知道這個村民家境困難,還患有疾病,有時神志不清。程桔對他批評教育,後來還幫他爭取了低保。
以前,大市村沒有村委會,誰當村支書,村委會就設在誰家。2015年,程桔開始著手建村黨群服務中心。
她聯繫母校老師和學長,以四合院倣古建築風格進行規劃設計;整合村內各項資源,聘請村裏的能工巧匠,邊施工邊修改圖紙,並邀請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監督。歷時近3年,配有文化廣場、休閒養生步道的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落成。
同時,歷經數次拆遷、協調,在程桔的爭取下,大市村修建起一條直通外界的通道。村民出村,再也不用借助鄰村的道路了。路修好了,村裏發展也迎來了更多的可能。
以往,村裏的老人與留守婦女靠傳統種植業維生,收入微薄。程桔調研後,帶領大家流轉土地,種植中藥材。緊接著,獼猴桃種植基地也起來了,還引進了年産值150萬元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村裏還申請扶貧辦幫扶資金100萬元,流轉土地150畝、建成光伏發電站。2018年,村裏建起扶貧車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可以務工增加收入。
“桔子來了,村子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當地一位老人評價。原本,大市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9戶238人,幾年下來,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7.04%下降到2018年的0.15%。
2018年,程桔3年任期已滿。是走,還是留?
脫貧攻堅到了關鍵時刻,系列利好政策陸續下達。程桔想起以前,“想做好一件事好難”。現在,資金、政策都不缺,村裏發展難得迎來這麼好的機遇,“如果在我手裏錯過了,我以後肯定會後悔當時的選擇。”
程桔放棄了3年前定下的返回廣州的計劃。這年換屆,她繼續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在大市村,穿村而過的大市河上,矗立著一座高171米、跨度76米的渡槽,它于1976年建成,是當時全國第一座石砌渡槽,由塊塊青石砌成。渡槽跨下,河水飛流直下,宛如瀑布。建造時沒有機器,由數百名當地石匠砌成。至今,大市村還有一些熟諳石雕技藝的老人。
能否挖掘村裏的文化資源,將石雕技藝傳承與村莊旅遊發展結合起來?程桔開始了新的設計。
去年,程桔申請扶貧資金支援,請專家規劃設計,大市村開始建造石雕工藝廠,目前,廠房已建好。程桔籌劃著等驗收交付後,先做出一部分石雕文創産品,供周邊美麗鄉村建設使用;同時招商引資,為後期運營作準備。
這幾年,程桔吃住在村裏,幾乎沒有週末。“只要想做事,事情總是越做越多。”
以前是在城裏做設計師,現在換到了田間地頭,“一樣是在追夢”。她覺得自己對家鄉的設計“只完成了30%”。她夢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大市村打造成一個集休閒旅遊、現代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美麗鄉村;讓村民與城裏人一樣,過上幸福生活。
回鄉當村支書的這些年,親歷村子一點一滴悄然改變,程桔相信,家鄉的田野同樣也在陪伴、打磨著自己。
胡林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