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中國速度”助力脫貧攻堅再出發
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當前,各地在嚴格防疫的同時,狠抓脫貧攻堅工作落實。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通力合作,組織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拓寬銷售渠道,解決原料短缺,幫助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及時復工復産;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預防返貧風險……只要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就一定能克服疫情影響,保障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當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如何做到復工防疫兩手抓,努力實現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一道綜合考題。但“中國速度”似乎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復産扶貧便捷快速,“復工專列”暖民心。一張免費車票、一份免費的“復工安行”保險單、一本防疫宣傳手冊,是乘坐復工專列旅客們的“標配”。疫情期間,許多貧困地區外出務工者缺少收入,生活相對困難。為保證老鄉返崗,嚴防因疫返貧,鐵路部門勇擔重責,在全國各大輸入輸出型勞工城市點對點開行“復工專列”,安全消毒的車廂、隔號乘車的座位、嚴格準確的登記……一項項精準服務的背後是讓每一個返崗人的旅途都安心、放心、暖心的目標,一列列飛馳的車廂中裝載的是以民為本的初心與擔當。
復産扶貧政策及時,精準打通“最後一公里”。由於復工復産所需要的生産環節涉及各個方面,面臨的困難也遠遠超過了企業自身承受的能力,僅靠自身很難解決問題。在各地迅速落實一系列“助企”政策後,復工難現象有了極大改觀。寧波近日出臺的復工復産20條則更為直接細緻,不僅鼓勵各地和企業用“點對點”接送方式組織員工返甬,對接送中産生的包車費用給予50%的補助,還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範圍,每家企業最高可獲30萬元招工補助。這不僅解了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更讓迫切需要投入生産解決生活問題的務工人員幹勁更足,更有底氣。
復産扶貧科技領軍,“數字化”技術飛速拓展。短短一月余的疫情,就讓各地民眾普遍提高了對數字化的認知水準。田間地頭,大型數字化機械耕種正忙,機器代替傳統勞動力既能有效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無人機播種施肥,讓繁重的農活變得既快又巧。“雲數據”辦公,讓身處鄉鎮的農民也能隨時提出訴求、辦理業務,精準快速的大數據處理讓基層也能享受“中國速度”釋放的各類政策紅利。
總而言之,讓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在防疫防控的一個多月裏盡顯其能,這既是各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的顯著提升,更是中國各個行業力保復工復産有秩序、助力脫貧攻堅再出發的生動詮釋。
越到關鍵時候,越要繃緊弦、鉚足勁,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毅。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最大限度化解、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不利影響,我們一定能夠如期打贏脫貧攻堅的決勝戰,為人類反貧困實踐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