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什麼樣?這些95後、00後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
在戰“疫”一線上
出現了許多95後、00後的身影
他們年紀尚小,涉世未深
他們未滿20歲亦或20齣頭
他們還是“大人”眼中需要保護的孩子
但這次
危難面前
他們勇於上前、擔當奉獻
我們不禁要驚呼
“這群孩子,長大了!”
“我年輕,讓我來”
“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
一聲聲強而有力的話語
從這些95後、00後青澀的口中説出
顯得格外堅毅
“年齡最小的逆行者”
在同學們眼中
她是一個“愛管事”的姑娘
多次參加公益活動
黨支部的義診
志願者活動和宣教活動
還多次給貧困山區兒童捐物
新冠肺炎疫情來臨
她第一時間報名馳援武漢
成為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支援
武漢中年齡最小的逆行者
她來武漢支援的時候
沒有告訴父母
但是前幾天被父母知道了
父親跟她視頻的時候,哭了
她説:
“那是我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當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她,
邀請她在電視鏡頭前向爸媽報平安時,
她拒絕了,説道:
“ 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做為護士,職責所在”
她是江蘇省衛生健康委
從各地各醫療機構精心挑選
派去馳援武漢最小的一位醫護人員
她第一時間報名援鄂
並説:"家裏人也都知道,
男朋友也知道,就是不太放心。
做為護士,職責所在。"
在病房裏
她不僅是患者日常生活的護理人
還是大家生活用品的供給者
一包衛生紙、一疊紙杯
......
患者説:“怎麼能不給你錢呢?”
她連忙説道:“不用、不用......"
有人説星星很亮
那一定是沒見過你的眼睛
“擊劍運動員”變身臨時工
疫情出現後
口罩工廠人手不夠
他馬上報了名
年輕、身體素質較好的他
便幫忙搬起了箱子
一個夜班班次長達12小時
他完成了5000個口罩的檢查、計數等任務
他説,雖然累,但心裏很充實。
“沒事,我年輕讓我來”
“讓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張嘴
用棉棒涂擦他的咽喉
將棉棒頭折斷
放進試劑管密封
寫上他的名字”
社區醫生段博文
又完成了一份核酸取樣
這樣高風險的工作
這個95後小夥每天要重復做上百次
他説:“我不怕,我年輕,
我體質好,我待得住。”
所以採樣他都衝在前面,
衝在一線。
“戰疫一線最美的風景線”
寒假期間,
她被社區緊鑼密鼓的抗疫行動所感染
經過申請
她終於成為了抗疫隊伍中的
一名大學生志願者
她發揮美術特長
將社區人員工作的場景記錄下來
並繪製成一幅幅
栩栩如生的彩鉛“戰疫圖”
墨筆丹青
如行雲流水繞素箋
展瀚海崇山依舊顏
怎一個好字了得
出身軍醫家庭
“00後”大學生擔任醫院抗疫志願者
她的父母都是軍醫
“哪有需要,哪就有軍人;
哪有病人,哪就有醫生”
這是父母常常説一句話
疫情來臨
“00後”的潘子翯聽母親説
醫院由於大量人員抽組
負責週邊體溫監測的
工作人員十分短缺
潘子翯便主動申請
參加醫院的志願工作
協助醫護工作者
對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
擔心室外的溫度影響
紅外體溫檢測儀的測量數據
她把檢測儀揣在懷裏
一天下來
進進出出上百人
她的雙手被凍得通紅
紅似驕陽
而你如光
預備黨員變“村裏代購員”
山東省常桑杭村有500多戶居民
為阻擊突襲的新冠肺炎疫情
從大年初二開始該村實行封閉式管理
山村封閉,村民採購成了難題
22歲的大學生顏茜茜
深知自己作為一名預備黨員
衝在戰疫一線是交給黨最好的作業
她主動當起村裏代購員
誰家需要購買生活必需品就在村裏微信群留言
她每天騎電動三輪車到鎮上超市購買後
微信群裏通知各家定點“不接觸”領取
對行走不便的老人她就送貨到府
由於每天訂單30多份
她成了家裏最忙的人
“高考狀元”變身
社區抗“疫”宣傳員
“麻煩停車,檢查一下體溫。”
“阿姨,這邊來看看出入證。”
……
一位斯文的小夥坐在四川南充一小區門口
他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的一名大二學生佘金燚
一個紅袖套,一把體溫槍、兩份登記表
這些是他的抗“疫”行裝
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
有時甚至深夜
入戶調查、發放宣傳資料……
只要是社區工作人員出現的地方
都有佘金燚的身影
“戰爭打響了”
農曆臘月二十八,
聽説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
抽組150名隊員支援武漢
剛到家三天的伏雨佳
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為了防止父母阻攔
伏雨佳打電話給爸爸
撒謊説醫院有緊急任務
讓她立即回滬
她第一次進入漢口醫院重症監護室
聽到護工大叔對病人説
“不要害怕,解放軍來救你們了!”
從那一刻起,
她就告訴自己:“戰爭打響了!”
上班需要連續工作6個小時
到第4個小時的時候
由於防護服的不透氣
加上N95口罩的密閉性
她覺得喘不上氣來
為了節省防護服,她沒有放棄
而是選擇在角落裏緩一緩
然後繼續工作
下了夜班,
她笑著説:“這個時候感覺全世界都是我的。”
“我很渺小,
護士服是我的戰袍”
24歲瘦小的她不僅是新冠肺炎的治愈者
血漿捐獻者
也是一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護士
她説:“這場疫情,
沒有人會一直是旁觀者。”
在這場戰“疫”中
我們看到有建築工人不計報酬
前往“雷火神山”加入趕工隊伍
有小學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捐給武漢
有鄰國日本貼著“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的防護物資馳援疫區……
他們共同希望武漢渡過難關
希望患者早日治愈
“每天24小時守衛”
“有我在,你放心”
2月2日
火神山醫院交付部隊管理
由武警站崗執勤,
每天24小時守衛火神山醫院
這群執勤的小夥子
最小的18歲,最大的也不過23歲
哪有什麼超級英雄
只是一群孩子
換上一身衣服
學著前輩的樣子守護大家
像這樣活躍在抗疫一線的00後
還有很多很多
一夜之間
他們似乎褪去了青澀
讓人不禁驚呼
“當年那群懵懂的孩子長大了!”
他們
用行動、用善良、用擔當、用奉獻
詮釋了當代青年該有的樣子
也正用這一股勇氣
為自己的人生改寫成長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