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〇一九年統計公報》評讀:穩中上臺階,進中增福祉

2020-02-29 11:2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內外矛盾疊加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持續擴大高水準開放,全面做好“六穩”工作,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最新發佈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用一筆筆沉甸甸的數據,全景展現了新時代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新成就,譜寫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一、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大國發展基礎不斷鞏固

  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和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國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每人平均發展水準突破一萬美元,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國力繼續增強,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990865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與高收入國家差距進一步縮小。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19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6.1%,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經濟總量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持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就業擴大物價總體穩定。2019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長0.8%。月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低於5.5%左右預期目標。市場價格漲幅總體溫和。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低於全年預期目標。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産業發展水準繼續提升。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2019年第一産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糧食總産量66384萬噸,創歷史新高。2019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27萬公頃,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6萬公頃。工業持續發展。2019年工業增加值317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製造業增加值有望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産品産量穩居世界前列。2019年,整合電路産量2018億塊,增長8.9%;鋼材産量12億噸,增長6.3%。2019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服務業增勢較好。2019年第三産業增加值534233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1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8.7%。

  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交通運輸設施不斷完善。2019年末,高速鐵路營業總里程超過3.5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4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郵政快遞服務能力提升。2019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達到16230億元,比上年增長31.5%;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增長25.3%。資訊通信發展步伐加快。2019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長71.6%。5G商用穩步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網路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創新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發揮科技創新示範帶動作用,推進改革和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新活力不斷迸發。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鞏固。2019年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減少2593萬平方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下降0.2個百分點。2019年教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7.7%和37.2%。“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2019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財政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加大。2019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年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151.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5%。

  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增強。創新環境不斷改善。2019年我國位列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十四位,比上年上升3位。創新投入較快增長。2019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0.5%,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19%。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嫦娥四號探測器世界上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雪龍2號首航南極,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衝刺期。2019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40.1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3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發展新動能茁壯成長。新産業新模式新産品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新動力。2019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7%,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3.3個百分點;服務機器人産量增長38.9%。線上線下兩翼齊飛,網路新勢力加速形成。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0.7%。

  三、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協調性穩步提高

  大力推動産業升級,著力擴大內需拉動力,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加快構建區域良性互動機制,我國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三大産業升級發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2019年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優質稻穀面積擴大,大豆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10.9%。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2019年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0和3.1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2.5%和14.4%。服務業“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2019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9.4%,高於第二産業22.6個百分點。

  內需結構持續改善。在國際環境複雜、外部需求波動的情況下,內需特別是消費對於穩定經濟運作的壓艙石作用明顯。2019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6.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規模首次突破40萬億元。弱項短板領域投資得到加強。2019年高技術産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7.3%和13.2%。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成效明顯。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提高1.01個百分點。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統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按下快進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區域協同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2019年,中部、西部地區生産總值分別比上年增長7.3%和6.7%,快於全國1.2和0.6個百分點;京津冀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1%,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9%,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4%。

  四、生態文明加快建設,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

  全國上下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力度,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神州大地的“顏值”和“氣質”持續提升,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産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節能降耗減排成效顯現。2019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萬元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下降6.1%。清潔能源使用更加廣泛。2019年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3.4%,提高1.3個百分點。

  生態保護改善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紮實推進。2019年,完成造林面積707萬公頃,森林撫育面積773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個。

  環境品質總體改善。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藍天碧水。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城市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2.4%。全國地表水優良(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比上年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3.3個百分點。在開展城市區域聲環境監測的322個城市中,聲環境品質好的城市佔2.5%,較好的佔66.8%。

  五、全面開放力度加大,對外經貿逆勢增長

  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逆風”,我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全方位開放水準不斷提高,對外經貿發展取得新成績。

  對外貿易穩中提質。貿易規模再創新高。2019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4%,連續兩年超過30萬億元,有望蟬聯世界第一。貿易結構繼續優化。2019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占貨物進出口總額比重達59.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擴張。2019年服務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8%,服務貿易逆差收窄10.5%。其中,服務出口總額在服務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達36.1%,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繼續擴大。廣闊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使我國持續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2019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415億元,比上年增長5.8%。自貿試驗區引資作用增強,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和增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8個自貿區落地外資企業6242家、利用外資1436億元,佔全國比重均超過15%。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2019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2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出口增長13.2%,進口增長7.9%。雙向投資深入發展。2019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50億美元,佔對外總投資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金額84億美元,增長30.6%。

  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堅持共用發展、發展為民,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增加民生投入,加快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居民收入繼續提高,貧困人口進一步減少,社會保障持續完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得到加強,為增進民生福祉奠定堅實基礎。

  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多措並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落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首次突破3萬元。2019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實際增長5.8%,與GDP增長基本同步,快於每人平均GDP增速。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19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64,比上年縮小0.05。

  脫貧攻堅成效突出。貧困人口減少。2019年,110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連續7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為0.6%,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向著消除絕對貧困邁出一大步。貧困地區居民收入較快增長。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上年增長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快於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1.8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加。2019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581萬、874萬和978萬人。社會幫扶力度不斷加大。2019年臨時救助918萬人次,資助778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6180萬人次。困難群體住房保障持續推進。2019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316萬套,基本建成254萬套。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教育文化持續加強。2019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9.5%,提高0.7個百分點。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産業企業營業收入86624億元,比上年增長7.0%。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增加。2019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1.4萬個,比上年增加1.7萬個;衛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增加57萬人。競技體育迭創佳績,群眾體育蓬勃發展,體育健身設施更加完善。根據第七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果,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16萬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

  綜合來看,在世界經濟增長趨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巨輪堅定前行,高品質發展蹄疾步穩,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充分展示了大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韌性、潛力和活力。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掌舵領航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結果,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的結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醫療、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務領域存在不少短板,需要我們持續努力,久久為功。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人民生産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下更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

  (作者係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原題為《穩中上臺階,進中增福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