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戰“疫”一線的紀實報道:“有我們在,就不會讓你們餓著”
他們的忙碌,很少有人看得見,但有了他們的忙碌,所有奮戰者就有了一份保障。2月23日淩晨4點多,武漢小藍鯨雜技廳餐飲店廚房裏,員工們早早忙碌了起來。當天,他們要準備2000多份早餐,準時運出餐廳,裝運上車。接著,就要忙著準備同樣數量的午餐,然後是晚餐,第二天繼續早起、忙碌,直至深夜。
武漢戰“疫”打響以來,這家餐廳主要為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幾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和病人提供餐食。平時,一日三餐對餐廳是一項常規工作,但對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武漢,這份常規工作多了許多困難和艱辛。作為武漢一家大型連鎖餐飲公司,小藍鯨餐廳高峰時有1000多名員工在崗,但疫情發生後,留在武漢的員工僅80多人。這些人每天承擔著6000多份盒飯的製作任務,而且衛生標準、營養搭配、送餐時間比平時要求更高、更嚴,購物進貨難度也增加許多。
“這是考驗餐飲行業責任擔當的時候,要以穩健的餐飲保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小藍鯨雲餐董事長劉國梁説,奮戰在武漢的各支戰“疫”隊伍的一日三餐,主要由小藍鯨、艷陽天、九龍酒店、東鑫酒店等近百家餐廳負責保障,覆蓋所有一線醫護人員、住院病人、隔離點人群、基層一線防控隊伍,以及各部門在防疫抗疫中的加班加點人員。
保障來之不易。除夕那天,一些醫院出現後勤供給跟不上的情況,武漢市商務局要求餐飲業協會緊急行動。以小藍鯨、艷陽天等為主的幾十家連鎖店克服人手緊缺、交通不便、情況不明等現實難題,緊急召集留下來的員工返崗堅守。“其實很多人內心對疫情是很擔憂的,但既然做了餐飲人,就得給一線的戰士‘加油’不是?餐飲人想對一線醫護人員和病人説的是,有我們在,就不會讓你們餓著。”
責任體現在更多默默無聞的行動中。武漢艷陽天商貿公司董事長余震彥説,艷陽天武展店主要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餐食。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2月5日開艙,前一天,余震彥接到市裏緊急通知,組織人員為方艙醫院保障餐食。時間緊,任務重,他立即選出26人派往武展店。
31歲的陳思思在武展店已做了6年店長,是26名員工中唯一的黨員。黨員身份、特殊時期、店長擔子,讓她覺得肩上擔子很重,責任很大。每天幾千份餐食供應,每頓幾乎同一時間出餐,人手只有平時的三分之一,遠遠超出了店裏的日常供應能力。“但大家沒有抱怨,都想為一線醫護人員做一點事。”2月13日10點,武展店廚房裏,2000份午餐正在緊張製作中。焯水、控幹、爆炒……廚師長韓衛忙著燒制紅燒肉,他的身旁,另幾名廚師也各自忙碌著。
人手少,時間緊,每一天都異常忙碌。“每天11點半,要準時配送午餐。”韓衛告訴記者,2000份盒飯,要陸續運送一個多小時。採購員每天淩晨兩三點鐘就要起床,趕往菜市場,廚師5點多開始做飯,6點半準時給醫院配送早餐。忙完早餐,收拾打掃好,就要開始準備午餐,午飯結束,稍事休息,又要開始準備晚餐。20多名員工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原本每個人有固定分工,現在啥活都得幹。”陳思思説。
飯菜品質可不能有半點馬虎。員工每天上崗前都得測量體溫、全身消毒,食材必須檢驗檢疫合格。菜肴切配後的長度或直徑不超過2釐米,出鍋檢測中心溫度在70攝氏度以上。配送車除了嚴格消毒外,上車前10分鐘,司機啟動車輛,打開暖風,提前給車廂增溫。余震彥還對餐廳管理人員提出了5個確保:確保員工安全健康,確保食材新鮮和烹飪熟透,確保配送的安全,確保送餐時間,確保取餐時菜品要熱氣騰騰。余震彥説,為了更好地給方艙醫院提供營養搭配,他和團隊還專門請教了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蔡紅琳和武漢商學院的營養餐飲專家。
在為一線人員做好保障的同時,武漢餐飲人的“服務之手”在不斷延伸。隨著防控措施逐漸抓緊抓實,社區封閉管理要求更高,劉國梁説,如何保障城市居民生活,餐飲人的作用很具體。為此小藍鯨等連鎖餐廳與阿里巴巴、順豐速運、美團外賣、食享會等企業展開協作,按照武漢市商務局提出的“平臺讓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辦法,努力讓更多城市居民在緊張的防控之中,感受到餐飲人帶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