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江時評:民生保障,在戰“疫”中交出暖心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心手相牽、同舟共濟戰疫情,疫情防控正取得積極向好的態勢。
戰疫情,護健康、為人民。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關鍵階段,越是吃勁時刻,越要迎難而上,一鼓作氣打好總攻,在奪取抗疫勝利的同時,必須全力保障好民生、改善好民生,交出防疫大考中的暖心答卷。
防疫之下保障民生要盯緊“最小事”。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在哪,我們黨的工作就指向哪。這場疫情確實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紓民困、解民憂,就要盯緊老百姓最關心的“最小事”,這也是疫情防控“一盤棋”當中的最重要方面。譬如,疫情之下,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就是民情的“晴雨錶”。在江西,這裡通過對接超市,設立農産品銷售專區,創新開闢共用菜園等多種渠道使得最新鮮的蔬菜能夠第一時間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確保了“菜籃子”不僅有菜,而且還滿足了老百姓對綠色、新鮮食材的需求。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打通疫情之下民生保障的“堵點”與“難點”,就能讓群眾期盼的幸福觸手可及。這些天全國各地也都紛紛按下保民生、保生産的“加速鍵”,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真金白銀精準扶持,疫情之下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油瓶子”得到保障,不再愁了;而一些中小微企業,政府減稅免租,提供金融支援,企業發展得到添柴加薪,復工復産自然順順噹噹,就業也就穩了、百姓的生活也就充足供應了。可以説,盯緊“最小事”,民生保障就有“力道”,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有“味道”。
防疫之下保障民生要辦好“最急事”。防疫是一場大戰,戰時的非常時期,讓老百姓的“急事不急”既能彰顯黨和政府的初心,更能穩定人心、維護穩定。誠然,疫情發生以來,老百姓看病的“急”,春節長假結束後返工上崗的“急”,企業主註冊備案辦稅復産的“急”,還有學生上課的“急”,都是客觀現實。但是,在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背景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我們的黨和政府在防疫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民生答卷”。從開通綠色通道實行網上預約掛號就診解決看病的“急”,到網上舉辦招聘會、多措並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産加速人員上崗就業,再到網上開課、名師上網授課……老百姓的每一件“最急事”,都是關乎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重要之事,也成為黨和政府的牽掛之事。在江西,當地就把創新優化“贛服通”作為解決百姓最急事的一個路徑。手機一開,大到企業辦理金融業務、招商引資,小到招聘求職、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等等急事都可以在“贛服通”裏輕鬆辦理。“掌上辦”“網上辦”“及時辦”,把民生工作落到實處、落到細處、落到百姓的心坎上,真正讓群眾的急事不急,難事不難,打通民生需求的“最後一公里”,這就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不竭的信心和動力,更讓民生幸福繪就出了疫情之下特殊時期的動人畫卷。
防疫抗疫,保民生就是保勝利,也讓戰“疫”更有力。在防疫阻擊戰的關鍵時刻,只要我們繼續盯緊抗擊疫情和保障民生的兩個主戰場,在疫情防控中解民憂、暖人心、聚民心,就能在戰“疫”中交出暖心答卷,更能讓群眾的期盼和幸福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