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懷揣技能,春節錯峰南下務工 白打博出發前 接到3個崗位邀請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王成棟)“要開始幹活了。一個月工資六千五,管吃住!”1月14日晚,一切安頓好後,白打博給家人打了個電話。4天前,這名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馬依足村俄爾提組的貧困戶從老家出發,前往福建省廈門市的建築工地,成為一名塔吊司機。
近年來,涼山抓住春節期間用工緊缺的時段積極組織勞務輸出。西昌火車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1月下旬開始,隨著彝歷新年結束,西昌站就迎來外出務工的高峰期。
除了打春節期間的“時間差”,涼山彝族群眾不斷提升的勞務技能,為其增添了春節期間外出務工的底氣。
“以前靠賣力氣,打工路子窄,掙得也不多。”白打博説,此前,他做過建築工、當過搬運工。後來,他認識到,同樣是打工,專業工種不僅“省力氣”,而且掙得多,於是下定決心要學一門手藝。
“勞務輸出、就業扶貧,技能培訓是關鍵。”涼山州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單長慶説,涼山多個部門陸續啟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初步統計,自2016年以來,僅涼山州人社系統實施的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扶貧專項等,就培訓貧困勞動力20余萬人。
“我們要求,每個貧困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接受培訓。”單長慶説,在涼山,當地主要培訓模式為與“一幫一”技工院校、省州勞務培訓基地等培訓機構合作,開設汽車修理、電子商務、電工、焊工、中式烹調等就業率高、實用性強的技能培訓“扶貧專班”,定向組織貧困勞動力參訓。
白打博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去年,他先後在涼山州、金陽縣兩級組織的農民工培訓學校學習起重設備操作。如今,白打博手裏的從業資格證件一應俱全。正是有了一手技能,前往廈門前,他就接到3個崗位邀請。
有了勞務技能,涼山籍農民工越來越受用工單位歡迎。去年,涼山外出務工3個月以上的農民工約13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30億元左右,實現務工人數、勞務收入“雙增長”。
“等於是全州每4個人裏頭,就有一個人長期在外務工。”涼山州農民工服務保障中心主任廖益介紹,去年,涼山全州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3個月以上的有5.7萬人左右,實現勞務收入9.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