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販賣毒品、傳播非法資訊 警惕“暗網”盯上年輕人

2019-11-26 09:3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 容易滋生各類違法犯罪

  警惕“暗網”盯上年輕人

  “我寧願從來沒接觸過‘暗網’,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今年30歲的海南人何世(化名)在江蘇海安市看守所拿到了法院的判決書。去年7月,他因販賣毒品被江蘇警方抓獲,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1萬元。

  何世接受採訪時説,是“暗網”讓他突破了道德底線。

  “暗網”是指隱藏的網路,普通網民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搜索訪問,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軟體、配置或者授權等才能登錄。由於“暗網”具有匿名性等特點,容易滋生以網路為勾聯工具的各類違法犯罪,一些年輕人深陷其中。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顯示,涉“暗網”的案件共有21例,涉及販賣毒品、傳播色情恐怖非法資訊、侵害公民個人資訊等犯罪行為。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內訪問“暗網”人數的不斷增加,年輕人群體在不斷擴大,甚至還有未成年人涉及其中。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暗網”實施違法犯罪的情況日益增多,公安機關不斷研究“暗網”相關違法犯罪問題,強化對“暗網”犯罪的打擊力度,並敦促有關單位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工作,從源頭上堵住安全隱患。

  “雖然‘暗網’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等特點,但‘暗網’不是‘法外之地’和‘避罪天堂’。”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局長王瑛瑋日前在公安部新聞發佈會上説。

  用比特幣在“暗網”購買毒品後高價在國內銷售

  2014年左右,何世喜歡泡在國外網站論壇裏,無意中了解到了“暗網”。網路維護專業出身的他,對此充滿好奇。通過一系列操作,他看到了一個迥異於平常認知的網路世界。

  “槍支販賣、毒品買賣、器官買賣、血腥視頻……雖然不知真假,不過人性的惡在上面展示得淋漓盡致。”何世説,這是一個自由度高、極端事物與不極端事物並存的網路世界。他最初只是在上面瀏覽一些新鮮事,從未想過利用它做別的事情。

  後來,他看國外小説,留意到一位名人作家在書中提到致幻藥LSD給他們帶來了無窮靈感,“我就特別想知道那是種什麼樣的感覺。”何世説。

  LSD的學名為“麥角二乙酰胺”,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儘管接觸到的宣傳都説毒品是害人的,但在這些書籍中,何世卻看到了“造就技術提升”的神奇作用。“這顛覆了我對毒品的認知。”

  何世想先從LSD開始嘗試。2018年,他通過“暗網”聯繫到一個波蘭人,以比特幣支付,購入200多貼單價30元的主要成分為LSD的毒品“郵票”。

  “色彩錯亂,時空顛倒,好像體驗了幾種人生,度過了三生三世。”何世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描述了吸食“郵票”的感覺,他認為這種致幻藥沒有成癮性,也是無害的。

  何世意識到“郵票”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沒過多久,他辭掉了原來的房地産銷售工作,專門在暗網上聯繫境外賣家,購買“郵票”,通過微信和網路聯絡國內買家,將收到的“郵票”以每貼160元至200元人民幣的價格進行銷售。

  “暗網”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輸入關鍵詞“暗網”,共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分別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類犯罪各有1例,分別是綁架罪,破壞電腦資訊系統罪,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2018年9月,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萍鄉首例侵犯公民個人資訊案,被告人通過“暗網”購買公民信用卡資訊,然後綁定手機支付, 盜刷信用卡獲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判處兩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並處數十萬元罰金。

  今年6月,雲南省羅平縣人民法院也公佈了一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網站發帖,標明提供個人戶籍、全家戶籍、開房記錄、同住記錄等公民個人資訊的服務項目及價格,並在“暗網”市場上以比特幣交易,于2018年4月至11月期間,非法獲取、出售多人個人資訊1000余條,獲利1.33315比特幣,並將1.30948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41397.35元。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稱其找工作受騙後,萌生了“通過網上提供個人資訊來賺錢”的想法。他出售資訊的方式大多是通過中文論壇網、暗貨交易市場發給對方,有一部分是通過社交軟體發給對方。資訊主要有人員軌跡、開房記錄、手機開戶資訊等,其中,價格最高的是手機定位資訊,最低的是戶籍資訊。

  此外,暗網中的淫穢和暴恐視頻也比較普遍。山東省平邑縣人民法院判決的一起案件顯示,被告人通過“暗網”了解並下載、交換獲取淫穢和暴恐視頻文件,並向3人傳播以牟取利益。

  據一名網路技術從業者介紹,因訪問匿名性、資訊加密性和伺服器隱藏性,“暗網”在2004年以後,很快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新渠道。除了進行違禁商品非法交易,色情、綁架、暗殺、暴恐等非法資訊也極為豐富,甚至已成為恐怖組織活動的重要平臺。

  “暗網”並非法外之地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網”市場“夢想市場”宣佈關閉。同一天,來自歐洲、加拿大和美國的執法機構開展行動並對外宣佈,國際執法機構逮捕了61人,關閉了50個用於非法活動的黑暗網路賬戶,執法部門執行了65份搜查令,查獲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槍支以及超過6200萬歐元。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暗網”相關案件16起,抓獲從事涉“暗網”違法犯罪活動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有兩名,刑事拘留23名。

  隨著國內訪問“暗網”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年輕人群體也在不斷擴大。“暗網”已成為國內網路空間治理的新領域,“暗網”犯罪也給網路空間治理帶來新挑戰。

  江蘇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七中隊副中隊長金明表示,當前打擊暗網犯罪存在制度、技術等多方面難度,所以各國打擊成效也參差不齊。由於網路與物流的相互配合,導致涉毒犯罪形態變得更為專業,且販毒群體年齡層次偏低,具有職業化傾向。網路無國界,必然要求各國在法律、制度、技術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抓住關鍵環節,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不讓“暗網”成為法外之地。

  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國應在學習借鑒國外“暗網”治理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開展符合中國國情的治理措施。有關政府部門應組織國內重點網路安全研究院所,展開專項工程攻關研究,儘快擁有適應中國網路空間治理需求的“暗網”管控技術能力。

  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樊國民律師指出,“暗網”犯罪取證困難,這給執法部門打擊犯罪增加了難度。建議通過多種技術手段來提升取證能力。另外,國家應與一些涉及網路安全的企業建立合作,聯合開發技術和工具,讓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治理“暗網”的具體行動中來。

  他還建議,要強化相關法律法規落地,出重拳剷除製作售賣假身份證、黑電話卡、虛假ID等網路黑灰産業鏈,公安、網信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暗網”打擊行動,加大對“暗網”和利用“暗網”實施犯罪行為的監控和打擊力度。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超 實習生 程蓉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11月26日 01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