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世界意義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回顧和總結這70年的發展經歷,我們會發現,我國的發展道路不僅是適應我國國情的成功道路,而且也對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傢具有啟示意義。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黨靈活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成功地對生産關係進行了調整,從而極大地釋放了生産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以下幾方面對於世界具有啟示意義:社會革命解放了生産力、執政黨和政府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
社會革命解放了生産力
20世紀的中國完成了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其結果是建立了一個在現代民族國家認同下的平等社會。可以説,20世紀的中國革命是世界自啟蒙運動以來由古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一部分。人類在過去200餘年完成的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是一場偉大的轉型,它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經濟生活到政治治理,無所不包。在這個過程中,進步勢力要改變舊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治理方式,就必然要打破舊勢力的桎梏,因而,革命在所難免。回望世界歷史,許多原發性現代化的國家都發生過革命,英國革命、法國革命、西班牙革命、俄國革命等,儘管它們的動力不同、過程各異,但它們最重要的結果都是帶動各自國家邁過了現代社會的門檻。和古代社會相比,現代社會的最重要的特徵是人性的解放和社會結構的平等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完成的一項重大社會革命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最大且最持續的貢獻是打破了長期盤踞在中國農村的舊的土地關係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結構,激發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促進了社會流動。這在1978年農村改革之後,效果更加顯著。農民的生産積極性高漲,不僅提高了農業産出,而且為農村工業化積累了大量資本,並通過為農民提供兼業機會降低了工業化的成本。在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猛發展,大有佔據我國工業增長半壁河山之勢,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奇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之後,我國進入外向型經濟大發展時期,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但我國卻沒有發生困擾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過度城市化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説,原因之一就是土地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了生活保障,讓他們可以自由地在城市和鄉村之間選擇工作。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還在普及基礎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準、婦女解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從教育事業看,通過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廣泛的識字運動,大量投資中小學教育,再到改革開放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推動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教育作為國之大計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億萬人民通過受教育實現了完善自身、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從衛生健康領域看,我國不斷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織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人民健康水準顯著提高,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35歲提升到2018年的77歲;孕産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從婦女事業看,我們始終堅持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張,充分保障婦女的經濟權益特別是平等就業權利,建立完善人大立法保障婦女權益、政協協商推動婦女事業發展的工作機制,在更高水準上促進婦女全面發展。與舊中國相比,婦女政治地位顯著提高,受教育水準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極大改善,社會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半邊天作用更加凸顯。目前,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佔比超過四成,女性勞動參與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總的來看,這些成就本身就是現代化的一部分,同時也為我國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執政黨和政府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
當今世界各國政治面臨的一個共同的挑戰,是如何克服利益集團對政府政策的干預或綁架。由於要照顧強勢集團的利益,有偏的政府無法把資源分配給生産力最強的人群,並且會幫助強勢集團設置壁壘,阻礙創新。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一個非常顯著的不同點,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我國政府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由於不受利益集團所左右,因而可以放開手腳,以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為重,合理分配資源,鼓勵創新,從而促進經濟的長期增長、國家的長遠發展。進一步看,黨領導的政府不是平均分配資源,但長期來看卻可以保障全體人民的權益、增進民生福祉。回望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的歷程,我們黨領導的政府正是做到了這一點。
改革開放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濃墨重彩的一筆。要看到,這場改革正是因為以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為重,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主要是以國家的長遠經濟發展為導向,因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以農村改革為例。改革開放初期,為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我們通過採取提高農産品價格等措施,幫助農民提高收入。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實行後,又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農民的收入進一步提高。當時,儘管政府對城市居民的食物補貼也增加了,但總體而言,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城市居民。從短期看,農村改革是偏向於農民的改革,但從長期來看,農村改革解決了我國的糧食供應問題,亦為城市改革創造了較為寬鬆的環境。
再以對外開放為例。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起步,由點到面逐步展開、由東向西漸次推進。從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堅冰,到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煙臺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及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再到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雖然從短期看,內地和沿海的經濟差距因此有所拉大,但從長期看,這些政策對中國經濟的騰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對外開放,我國獲得了更多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豐富了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總的來看,黨領導的政府之所以能夠以全體人民的長期利益為重,與中國革命所造就的平等社會結構以及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密不可分。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這一點,全面推進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建設,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不斷增長的需要,為全體人民謀幸福。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永恒的話題。歷史經驗證明,放任自流的市場經濟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個國家總是在“有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場”之間取得平衡。這些年來,我們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不斷增強,在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方面走出了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同時又具有世界意義的發展道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落後,工業産值佔比非常低。在當時的國內外環境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工業建設,作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決策,從“一五”開始就將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工業部門,為此後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建立了比較齊全的生産部門,為改革開放之後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後,我們一方面依託完備産業基礎和綜合成本優勢,推動對外貿易量質齊升,另一方面積極而穩妥地利用外資和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學習和借鑒外國經營管理的有益經驗。總的來看,我國的改革開放,是黨和政府自主的選擇,而且也是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展開的。儘管我國這一發展道路不一定能夠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複製,但是提高國內生産能力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能力的做法,卻是每個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和學習的。
還要看到的是,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國政府管理宏觀經濟的水準也不斷提高。儘管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越來越深入,但是我們經受住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依然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回望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在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方面,我們沒有被教條所束縛,而是根據我國的發展階段、現實約束等靈活地進行調整,在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總之,現今世界上的多數國家仍然處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如何打破舊有的社會結構、發展經濟、建立公正和有效的國家治理模式,是每一個後發國家所面臨的重要挑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後發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成功案例,在社會革命、執政黨和政府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等方面為其他後發國家作出了表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因而現代化的道路也是不同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對其他後發國家的意義,在於激發它們把中國作為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中,它們看到的是它們自己,並依此規劃符合它們自己歷史和現實條件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