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支招:創造平等環境激發競爭活力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8日訊(記者 劉瀟瀟)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是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主體。作為品質變革和效率變革的“帶頭兵”,新時代的民營經濟應如何實現高品質發展?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做客中國經濟網“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系列訪談,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做客中國經濟網“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系列訪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鵬攝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民營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支援和推動。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要不斷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該如何激發民營經濟的內在活力?李義平認為,民營企業的持續發展,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競爭是創新的源泉和杠桿,市場經濟的魅力即在於‘競爭’。”因此,他指出,政府應為企業積極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環境,讓競爭的因子充分爆發出來。
“競爭固然重要,刺激競爭開始的創新、想像同樣重要。”李義平以喬布斯創建蘋果公司為例,指出沒有“異想天開”就沒有創新,因此他指出,政府應為企業創造敢於大膽、合理想像的發展環境,讓民營經濟的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此外,他還建議,政府應大力保護民營企業的自主智慧財産權,並改善國民教育,培養勇於創新的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鵬攝
民營企業需向高品質發展轉變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在經受來自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內經濟的諸多挑戰。有些民營企業面臨著經營粗放、負債率高等問題,在環保、社保、品質、信用等方面存在發展困境。
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從原來的單純追求數量增長向高品質增長轉變,李義平將之形象地喻為從原來的“長身體”變成了現在的“強身健體”。他指出,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很多民營企業家來説是一種挑戰。“很多小微企業是在粗放式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原來可以模倣、擁有後發優勢,現在應該與時俱進,不少企業在規模、品質上仍然存在著亟待提高的空間。”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此,李義平認為,是否具有創新力和競爭力,是考驗很多企業能否在“大浪淘沙”般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根本決定性因素。“如果産品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市場需求,金融支援不過是延緩了企業的死亡時間而已。”
他建議,民營企業應充分認識、理解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內核之所在。“GDP是一個數量指標,而不是品質指標,反映不了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發展應包括産品的高品質、企業的創新能力、資本配置能力、效率等等,企業遵循這些規則向高品質發展前進,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