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的故事]盛世治水保安瀾

2019-09-16 16:1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在祖國大陸,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共有45203條,總長度為150.85萬公里。除水害、興水利,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的關切。

  今年入汛以來,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和國的防汛工程功力顯露:12.1萬處水文測站監測、31.2萬公里的5級以上堤防擋水、9.88萬座大小水庫調節、98個蓄滯洪區調蓄。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表示,我國大江大河干流已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70年治水的堅強保障,來自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億萬人民群眾的不懈奮鬥。從治淮工程、密雲水庫,到黃河小浪底、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一座座水利設施巋然屹立,守護著億萬百姓;一條條灌溉渠道,密布田野,澆灌出五穀豐登;一個個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濟東西,構築起“四橫三縱”新水網……

  70年,中國水利事業取得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成就,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木蘭溪,福建省內六大重要河流之一。從曾經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瀾清波,這條一百餘公里長的河流,見證了一座城市、一個流域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滄桑巨變。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守江河 築屏障 保安寧

  水旱災害頻發一直是中華民族心腹之患。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茂山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初,江河堤防僅4.2萬公里,幾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監測預報等手段幾近空白。

  “從我記事起,淮河每年一漲水,這裡就是一片汪洋,莊稼地全部被淹,日子過得特別苦。”80歲的崔中仁老人是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鎮崔集村村民,從小在淮河邊生長,經歷過洪災,往事不堪回首。

  1951年,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這句口號是一代人的記憶,標誌著年輕的共和國向肆虐的河流宣戰,要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讓農業生産穩定發展。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對大江大河進行了全面系統治理:淮河,隨著治淮19項骨幹工程全部通過竣工驗收,“狂野”的大河被馴服;黃河,建成的世紀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等,讓下游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長江,有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三峽工程,使長江中下游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和水準的提高,與水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等“耳目”的作用密不可分。今年,正是沿線的3萬個站點,幫助預報員提前4天準確預報出“長江2019年第1號洪水”將在長江中下游形成,為開展抗洪搶險救災提供了有力的資訊支撐。目前,我國水文測站已實現對大江大河及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水文監測全覆蓋。

  江河安瀾,見證了水利70年的輝煌成就。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臨淮崗、小浪底……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築起了新中國一個又一個治水豐碑,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水支撐”。

  興水利 惠民生 穩經濟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7月26日,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謝爾塔拉農牧場的一片小麥地塊上,一台大型指針式噴灌機,正伸著長臂均勻地給小麥澆水。“如果沒有這些水利設施,今年小麥的長勢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好。”農牧場場長劉愛榮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呼倫貝爾的旱情十分嚴峻,7月19日之前基本沒有有效降雨,“多虧了近年來農場修建的灌溉設施,豐收沒問題。”

  有收無收在於水。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農田水利設施十分脆弱,僅有22座大中型灌溉水庫、7.1萬千瓦的機械排灌動力、2.4億畝的灌溉面積,根本無法抗禦頻發的自然災害。

  為了徹底擺脫靠天吃飯的面貌,70年來,我國大力實施農田水利建設,推廣普及節水灌溉,累計實施400多處大型、1200多處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建成的萬畝以上灌區達7800多處,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長到2018年底的10.2億畝,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5.3億畝,糧食連年增産豐收。“農業灌溉條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不僅為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作出了貢獻,也為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汪安南説。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根本。“吃水貴如油,輩輩為水愁”是71歲村民王景奎的舊時記憶。王景奎生活的山東省慶雲縣嚴務鄉王皇村,是全縣有名的“十八苦村”之一,他説:“以前吃水又苦又鹹,現在打開家裏的水龍頭,‘甜水’就有了。”

  “苦水”變“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帶來的巨變,更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治水工程中的深刻體現。如今,從廣袤的西北農村,到遼闊的黃淮海平原,農村供水工程惠及9.4億農村人口,全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6%,自來水普及率達81%。

  為人民謀幸福不是一句空話,不僅需要幾代人的奮鬥,更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70年來,我國水利工程投資屢創新高。新中國成立之初,每年水利建設投資僅5億元左右,2008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建設投資持續增長,2018年全國共落實水利建設投資近7000億元。

  “市民河長”團隊在昆明市船房河巡視(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攝

  強監管 保生態 謀未來

  治水興利,體現的是治水理念的深化與躍升,也應和著新中國70年水利改革發展的堅實步伐。

  為破解水資源瓶頸,全面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十三五”以來,全國用水總量基本保持平穩,每年控制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與2012年相比,2017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降低了30%和32.9%,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16提高到0.54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63.5%提高到76.9%,各項管控目標順利實現。

  為遏制人為水土流失,深入開展生態水環境修復。為了讓土地增綠、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累計改造坡耕地2000萬畝,實施生態修復8.8萬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31萬平方公里。大力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2018年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當地水庫向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等3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試點河流重現生機,沿線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為維護江河湖泊健康,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如今,河長制、湖長制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初步形成。全國共明確省市縣鄉四級河長30多萬名、四級湖長2.4萬名,設立村級河長93萬多名、村級湖長3.3萬名。在對“水”的監管上,也壓實了河長湖長主體責任,建章立制、科學施策、靶向治理,統籌解決水多、水少、水臟、水渾等問題。

  汪安南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水利建設,與時俱進的是不斷豐富和完善治水思路,從注重工程建設向資源節約保護,再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更加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注重人與水和諧,更加突出治水的綜合性、整體性、協同性。

  治水為民,治水惠民。當前“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集結號已經奏響,盛世治水的步伐鏗鏘有力,一幅普惠億萬人民的水利現代化藍圖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