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期推動我國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2019-09-11 19:2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 

  核心觀點: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推動我國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實施精準扶持政策,切實為民營經濟解難紓困;二、深化制度改革,確保民營經濟享受公平的政策待遇;三、鼓勵創新型企業,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既迎來了新的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民營經濟不僅與國有經濟處於平等的競爭地位,也同樣承擔著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任務,同樣接受著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嚴峻考驗。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現實路徑來更好地推動我國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實施精準扶持政策,切實為民營經濟解難紓困 

  當前,我國面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內部經濟承受下行壓力。在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方面,關鍵是能夠精準制定幫扶政策、精準落實幫扶措施,並保持可持續性。

  在精準制定政策方面,應當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例如稅費負擔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化營商環境問題、人身財産安全問題等,制定並出臺有效措施,實實在在為民營企業解難紓困。

  在精準落實幫扶措施方面,應當將民營企業進行合理分類,對於一些經營粗放、負債過高的民營企業,特別是在環保、社保、品質、安全和信用等方面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應當堅決執行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淘汰落後産能。而對於有技術、有前景、有競爭力的企業,要重點幫扶,厘清轉型企業和升級企業的發展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區分,在不違背市場規律的情況下做到精準扶持。

  深化制度改革,確保民營經濟享受公平的政策待遇 

  民營經濟發展涉及到社會穩定、國家進步、人民生活水準提升等一系列問題。在政府管理和銀行融資方面,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市場主體同等對待、一視同仁,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銀行出於控制風險和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對民營企業“惜貸”較為明顯;而在直接融資方面,由於“所有制歧視”和“規模歧視”還一定程度上存在,導致一部分效益好的民營企業無法得到充足的配套資金支援。這些都阻礙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新時期切實推動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首先應當努力消除非公平性政策和限制性措施,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作、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給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市場空間。其次應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進産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加大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執法力度。

  鼓勵創新型企業,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 

  科技進步、管理創新是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的關鍵途徑,是確保企業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驅動力。尤其在當前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鼓勵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以創新驅動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對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推進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核心技術是企業之本,更是國之重器。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三步走”目標,民營企業是重要主體。對於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來説,只有加強研發投入力度、縮短技術創新週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並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二,推進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尤其是面對實體産業轉型升級陣痛期、民營企業家族傳承過渡期的雙重壓力,提升企業家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管理者的素養和能力顯得更為迫切。民營企業應當轉變管理觀念、改革管理模式、創新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以推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積極培育和引進創新型人才。只有加大民營企業創新人才培養力度,暢通從高校、科研院所到民營高科技企業的人才流動機制,讓優秀科技人才在民營企業留得住,才能為民營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各級政府和民營企業也應當相互配合,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力度,全面落實人才引進政策,築牢支撐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高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下,新時期民營經濟勢必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在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中實現更大作為。

[責任編輯:賈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