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半天賣出幾十萬支,廠家搶佔地盤 電動牙刷成消費市場新藍海?

2019-08-14 11:3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半天賣出幾十萬支,廠家蜂擁搶佔地盤——電動牙刷成為消費市場新藍海?

  新華社記者吉寧、程思琪、俠克

  走進北京、上海等地商場超市的櫃檯,電動牙刷各式各樣,標價從幾百到上千、品牌從國內到海外……昔日價格不菲的電動牙刷,如今受到許多人追捧,成為潮品。

  銷量快速增長 企業跑馬圈地

  家住在上海的陸女士,今年年初改變了20多年使用手動牙刷的習慣,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第一個電動牙刷。

  “雖然價格要600多塊錢,但是用了以後,感覺比普通牙刷好用,很多死角都能刷到,出差我都帶著。”目前,陸女士正在帶動全辦公室的同事使用電動牙刷。

  陸女士的情況不是個例。有關統計數據顯示,電動牙刷産業正在借助線上線下渠道,擴張版圖,佔領消費者的口腔。

  根據《2018家電網購分析報告》,2018年電動牙刷的産品零售額比2017年增長了8成。根據天貓數據顯示,僅電動牙刷一項,在今年“618”開場第一分鐘就賣掉1萬多支,16小時銷量突破40萬支。

  市場需求的爆發、現象級的增長態勢,促使各路資本急速涌入。

  小米智慧家庭品牌米家推出的一款電動牙刷在天貓平臺618促銷季當天銷售超過1.5萬隻;高露潔開發一款産品獨家供應蘋果商城;飛科集團宣佈進軍電動牙刷市場……

  與數量齊飛的,是不斷出爐的細分化、多樣化産品,國際品牌飛利浦開始推出擁有不同價位及功能的系列産品;京東有關負責人透露,京東將聯合相關品牌商,研發兒童電動牙刷,以及獨家定制款的IP系列等産品。

  記者在某企業資訊查詢平臺搜索發現,涉及電動牙刷的企業數據已經超過1500條。

  小米生態鏈産品總監陳濤説:“電動牙刷産業正在成為消費市場的新藍海,巨大的市場空間刺激了眾多品牌商發力,保守估計上半年就有上百個新品牌出現。”

  市場增長潛力可期 發展面臨多重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電動牙刷市場需求量和消費力度的增長,離不開消費升級、個人口腔護理意識提升、網路行銷等因素的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電動牙刷的市場滲透率不到10%,相較于歐美國家30%至40%的滲透率,擁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陳濤説:“面對14億人口的大市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機遇期。”智研諮詢在相關報告裏預計,到2020年,我國電動牙刷的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

  雖然發展勢頭較快,但記者調查發現,口腔醫學專家對電動牙刷宣傳的功效分歧頗多,而産業發展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有的口腔醫學專家認為,如果刷牙方法正確,電動牙刷與傳統牙刷的清潔效果沒有太大差別,且目前我國電動牙刷市場還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對於牙體牙髓是否有影響還有待觀察。也有專家表示,電動牙刷確實可以提高刷牙效率,改善口腔環境。

  進入高速成長期,國內電動牙刷市場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凸顯。由於行業進入門檻不高,市場存在相當數量的代工企業生産的産品,甚至是存在品質缺陷的産品。

  飛利浦大中華區相關業務負責人潘文嫻表示,一把合格的電動牙刷必須通過各類品質測試,“擁有嚴格的品控安排和原材料把關,才能確保其功能性和安全性,現在很多企業明顯不具備這個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部分品牌的電動牙刷由代工廠生産,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也不具備涉及電動牙刷的電機、抗菌工藝、植毛工藝等技術水準。“換個logo就是新品牌,入口的材料來源不明,很多工廠連普通牙刷的標準都沒搞清楚就開工。”一位業內人士説。

  為了推動銷量,一些廠家、明星、網紅通過網路平臺,以好物分享、體驗等形式誇大宣傳,吸引粉絲及消費者進行消費效倣,引發數據造假、水軍氾濫等現象。有的平臺直接將産品售賣連結嵌入博主頁面裏,打通社交與網購,但産品是否通過品質檢測是未知數,這都透支了一些品牌、産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任度。

  制定嚴格技術標準 推動産業良性發展

  受訪專家表示,目前電動牙刷産業處在成長期,隨著市場飽和度提升和用戶産品辨識度的深化,一部分品牌會陸續退場。而如何快速衝過野蠻生長期,打破“有品類、無品牌”現象,需要有關部門、企業、協會組織多方合作,多措並舉,推動産業良性發展。

  陳濤認為,實力較強的企業、協會組織應動員起來,加強産業優化佈局,優化産業鏈建設,加快培育頭部企業,提高優質産品的出貨量,迅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擠壓山寨産品、劣質産品的生存空間。

  一些受訪企業的負責人建議,有關部門、協會組織應該儘快推動制定電動牙刷行業的技術標準,對産品的類型、性能、規格、品質、所用原材料、工藝裝備和檢驗方法等統一標準,明確歸口監管部門及管理範圍,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針對電動牙刷網路行銷亂象,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市場監管、網際網路管理和網路平臺等方面,應建立網路行銷主體的註冊登記制度與相應的舉報、警示、黑名單等監督懲罰機制,及時發現違法違規線索並依法依規處置,引導産品合法合規的正面行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