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來,香港一些極端激進分子在違法作亂路上肆意狂飆,其窮兇極惡面目、其賣港賣國嘴臉,已經不加掩蓋、昭然於世。近日,人民網連續刊發五篇評論文章,呼籲以止暴制當下之亂,以懲戒警未來之人。
1止暴制亂,“沉默的大多數”不能再沉默
2019年8月9日
警方行動起來,愛國愛港力量行動起來,香港需要世人知道,這裡自由之都不是犯罪天堂,是繁華之都不是暗黑之城。每個人都已經感受到黑暗侵襲,每個人都應當高聲呵斥、傾力抗爭,為陽光披荊斬棘,為正義保駕護航。想想幾個月前的和諧安寧,唸唸二十二年來的歲月靜好,當上班也被阻攔、拒接傳單也受淩辱,當作為普通市民穿什麼衣服也要發愁、身為中華民族一員也遭到惡毒式侮辱,還有別的選擇嗎,還能繼續忍受嗎?站出來,站到止暴制亂一線、前線,自己才能享受祥和裏的小確幸、追逐時代下的香港夢,更何況這還關乎安全和尊嚴。
守護香港就是守護家園、守護自己、守護未來。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沉默的大多數”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止暴制亂,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驅除“黑色恐怖”,大家都要動起來。這是為了香港,也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下一代。
2止暴制亂,法律必須露出鋒利的牙齒
2019年8月9日
底線就是底線,退無可退。觸碰了底線,必須響起警報;突破了底線,必須打回去。香港的下限不容刷新,自由的規矩無論何時都要立得住。極端激進分子曾經一時得意,不過是吸毒後的亢奮、犯科後的僥倖,是終究要現原形、被鞭撻的。這種大是大非問題,沒有模糊和狡辯可能;此般惡劣犯罪情形,沒有妥協和姑息空間。
警方嚴正執法是第一步,法官嚴正司法是第二步。在懲治暴徒一事上,警方和法官才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動搖了法治的根基,司法機關豈能獨善其身!非法“佔中”案審判期間,有法官指出,所謂“違法達義”煽惑起一種歪風邪氣。讓整個社會染上焦躁、陷入撕裂,法官也開始遭受謾罵和侮辱,不是司法機關想要的局面、能接受的局面。“這邊抓、那邊放”的情況,“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要興起”的情況,那些削足適履、掘墓自焚的情況,不應再出現在擁有良好法治傳統的香港。
3止暴制亂,幕後黑手必須被斬斷
2019年8月10日
香港不是任人胡作非為的地方,740萬香港同胞有足夠理智拒絕被煽惑;中國不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14億國人有共同意志戰勝一切風險挑戰。所以人們已經看到,當暴力橫行時,正義之聲競相迸發,更多的人站了出來,當險境將至時,守護香港眾志成城,極端激進分子已如過街老鼠,當外部勢力再跳出來吆三喝四時,市民只會以為這些懷揣“雙重標準”、慣於顛倒是非的政客虛偽、醜陋。
最可憐的還是那些被他們作為棋子或棄子、視為炮灰和傀儡的極端激進分子。家裏被他們搞亂了,已不再受待見,還要經受將至的沉重懲罰,外面的主子們見他們沒用了,將不再施恩惠,還可能逼他們用更罪惡的方式垂死掙扎。在香港形勢逐漸好轉的大局下,極端激進分子已漸入窮途末路。
反中亂港的幕後黑手必須被斬斷、必然被斬斷。中國有足夠多的辦法、足夠強大的力量迅速平息可能出現的各種動亂,有足夠多的辦法、足夠強大的力量全麵粉碎外部勢力所有的陰謀詭計。香港,這顆中國的南海明珠,在驅散陰霾後,將風采依然、浪漫依舊。
4止暴制亂,莫再豪賭青春成輓歌
2019年8月11日
別人忙著創業,自己忙著搞事;別人擁抱機遇,自己擁抱暴力;別人用青春打拼,自己用青春打殺……孰高孰低、誰輸誰贏,不言自明。享受著特區政府的關愛和福利卻想著搞垮政府,享受著“兩制之便”卻不要“一國之本”,不曾體會殖民地下的屈辱卻嚮往被奴役的時代,還沒開始奮鬥就喜歡上了破壞,以無知為榮,以禍港為傲,肆意揮霍大好青春,還會“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嗎?
行兇作惡的人沒有無辜可言,青春正盛的孩子卻不當如此。是那些幕後黑手把他們置於火坑,是那些叫嚷著“違法達義”的人將他們推入險境,是一些人的沉默讓他們心裏的惡念滋長、放縱。青春有憾,他們要面對和接受這殘酷現實,直到在償付成長的巨大代價後覺悟、清醒。
5止暴制亂,媒體的“機位”不能跑偏
2019年8月12日
以謠言為論據、以白馬證非馬、以個別代替全局,隨著事態發展,它們走得也越來越遠:反對派搞遊行,將遊行規模往天上拔;極端激進分子搞暴動,將暴動説得無比光榮;對待堅守崗位、公正執法的警方,則好不吝惜污衊、詆毀之詞,與暴徒們前呼後應發動文攻武鬥進行全面圍剿。號稱中立,卻一直“拉偏架”;宣稱客觀,但總是“吹黑哨”;坐享新聞自由,竟製造出海量的自由發揮的假新聞、真謠言。這些反中禍港的媒體是好是壞,市民心裏清楚,世界看得清楚,歷史也將記錄清楚。
職業操守讓人憂心,其專業水準更難以讓人信服。每到非法暴力示威現場,它們的鏡頭就像焊死的鐵龍頭不會拐彎,總是遠離施暴者、對準執法者;每次採訪極端激進分子,它們的角色就像拍電影的導演,按寫好的劇本讓鏡頭前的暴徒煽情表白;每逢愛國愛港人士為正義直言、向暴力説不、發起大型和平集會守護香港,它們就消音了、不見了。事實是它們喜歡的事實,真相是它們需要的真相,故事是它們寫好的故事,客觀持平不是它們極力鼓吹的客觀持平。它們更像一個政治團體,而不是一個新聞媒體。
[責任編輯:賈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