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學者把脈中國戲曲傳承 小戲成百戲盛典一抹亮色

2019-08-09 11: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昆山8月8日電 (黃瑩)三年時間,我國現存的348個戲曲劇種逐一在江蘇昆山展示,史無前例地展現中國戲曲的豐富與多樣。正在昆山舉行的2019戲曲百戲盛典上,中國戲曲藝術百花齊放,各展其美。

  8日,聚焦戲曲創作與演出,探討新時代戲曲傳承發展路徑的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專家研討會在昆山召開。

  “盛世之舉,盛典之作,盛況空前。”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陳鵬用“三個盛”評價百戲盛典。他説,盛典如同紐帶,連接了全國10278個戲曲演出團體,展示了中國戲曲的根深葉茂、源遠流長,進一步拉近人民與戲曲的關係,激發戲曲劇種活力和戲曲院團潛力。

  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共有112個劇種參演。參演節目中既有黃梅戲、川劇、秦腔等流佈範圍較廣、在全國有較大知名度的劇種,又有揚劇、閩劇、山東梆子、長沙花鼓戲等只在一個省份流佈的劇種;既有四股弦、嗨子戲、羅卷戲、孝義皮腔等平常比較少見的劇種,又有苗劇、安多藏戲、嘉絨藏戲、雲南壯劇、傣族章哈劇等少數民族戲曲劇種,還有唐劇、柳腔、懷調、邕劇等40多個僅有一個國辦團體的戲曲劇種。

  “烏蘭牧騎走遍草原,藏劇鑼鼓響在雪山,烏篷船上聽亂彈,江南茶館有灘簧,眾多小劇種的傳承、小戲演出的積累,才有了大劇種、經典劇目的出現。”原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主任方洪友感慨,無數小劇種、小劇團活躍在民間,與民眾息息相關,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他們“天然去雕飾”,又各有絕活,讓人們感受到中國戲曲藝術生生不息。

  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研究員朱飛躍介紹,在348個戲曲劇種中,有長期留存在鄉間的稀有品種,這些戲曲品種流傳範圍極小,過去就沒有職業劇團,完全靠當地村民自行守護而保存下來。在百戲盛典中,就有了業餘性質的莊戶劇團,甚至有家族性的演出團體。比如福建的稀有劇種大腔戲,參演的劇團就由永安市青水熊、邢兩姓族人組班。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彥君也被相繼亮相的小戲演出所震撼。她説,空空的舞臺上,僅借助演員的形體和演唱,不時幻化萬千景象,民間智慧和人文情懷流走于唱念做打中,令人叫絕。

  通過百戲盛典,人們看到348個劇種的依存狀況和生命體徵,看到師徒傳承、家庭式傳承、戲曲進校園傳承、群眾文化傳承等多方面保護成果。學者們認為,中國戲曲發展只有做到劇種個性多樣化、題材多樣化、劇目風格多樣化、劇團體制機制多樣化、傳播渠道多樣化,才是生機旺盛的表現。

  而最令他們牽腸挂肚的戲曲後繼傳承,在百戲盛典中,年輕演員不負眾望,表現可圈可點。“今年展演還有一個特點是年輕演員多。年輕演員多少也是劇種當前生命、生存狀態的重要指數。沒有什麼比劇種後繼有人更讓人高興了。”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王評章説。

  在百戲盛典中,由老一輩閩劇藝術家和優秀中青年演員共同呈現的新編傳統閩劇《紅裙記》艷驚四座。國家一級演員、閩劇《紅裙記》柳氏扮演者林穎説,“十年間,我從聽眾變成傳承者。此次同臺學習的機會受益匪淺,老師的唱腔咬字圓潤清晰,帶滿‘蝦油味’,凸顯福州方言特點而兼具儒林戲的雅。時不我待,要抓緊時間多學習,把戲曲精華傳承下去。”

  據昆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玉連介紹,截至8月7日上午,百戲盛典網路直播總點擊量已突破1531萬,演出上座率超92%。目前,“大小梅花通追夢”“我陪爸媽看大戲”“網眼看百戲”“聽鄉音敘鄉情”四個主題活動,總票房已完成85%,還出現了劇場觀演一票難求的情況,百戲盛典已成為一大“戲曲的盛會,百姓的節日”。(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