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現行“私校退場”政策能否為臺灣高教解套?

2019-06-22 08: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夏守智)畢業季來臨,臺灣多地中小學出現“只有1名畢業生”的狀況,少子化帶來的影響可見一斑。日前,位於苗栗縣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也因長期招生困難,宣佈于2019學年起停辦,成為第四間退場的大專院校。一時間,臺灣“私校退場”話題再度受到討論。

  當前臺灣160余所大專院校中,私立學校佔比近七成,其中又以技職院校數量最多。似乎,私校氾濫是問題的根源。自2013年開始,臺當局教育部門便出臺政策,引導私校有序退場。但現行“私校退場”政策是否真能為臺灣高等教育發展解套?答案並不確定。

  今年2月,臺灣教育部門公佈“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明定學生人數未達3000人、最近兩年新生註冊率不及60%等6項需改善、輔導,進而啟動退場機制的標準。

  不過,在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看來,學生人數少不見得學校財務就不好,而註冊率可以人為“操作”,臺教育部門的退場政策,存在較大疏漏。

  近年來,臺灣技職院校擴大招收東南亞國家留學生,一方面可獲教育部門補助,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註冊率。然而,此間媒體報道,許多人來臺實為務工,甚至已演變成一條灰色産業鏈。

  此外,“私校退場”為某些財團炒作地皮創造機會。據臺媒報道,按照現行規定,私立院校退場後,資産將交給地方政府,為了取得土地,財團在學校停辦前火速接手,看準的就是土地價值。

  有觀察者表示,私立院校退場的亂象已不止一例,若不及時調整相關政策,教育資源不僅難以集中,反而會加速流失。

  另一方面,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面臨停辦危機的主要是私立技職院校,若任由其退場,恐會危及技職教育體系。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高等教育改革,除了廣設大學、降低入學門檻,另一重點在於發展技職教育體系,形成一般高校和技職院校均衡發展局面。對於良性的高等教育環境而言,高品質的職業教育體系必不可少。

  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曾撰文指出,由於少子化情況愈發嚴重,一定有大學會退場,只是這些私立大學可能都會心不甘情不願地能拖就拖,因為退場意味著四輸,“教育部門要處理爛攤子是輸,校董事會一無所有是輸,教職員失業是輸,學生要轉學是輸。”

  而在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看來,臺灣高教問題很多,與其説癥結在於私校氾濫,不如説是教育部門缺乏前瞻性、可持續的規劃,導致教育資源浪費,高校在全球的競爭力薄弱。

  他在《天下》雜誌撰文稱,基於比較優勢,臺灣有50-70所大學足夠了。不過如何引導大學合理退場,又如何確定各大學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需要各方好好思忖。(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