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最美退役軍人)

2019-06-20 13:1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荒蕪的大漠戈壁、惡劣的氣候、艱苦的生活條件……提起新疆,不少人腦海裏浮現這樣的景象。但是,一位來自上海的“白衣天使”,年近七十,卻自願來到新疆最艱苦的地區,用精湛的醫護技術和軍人的責任擔當,在病房、在貧困山區播撒對病患的關愛。她就是姚梅芳,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原護理部主任。

  姚梅芳2002年退休後,沒有讓自己閒下來,參與各種志願義診活動成了她最大的樂趣。2009年,67歲的姚梅芳得知上海市老齡委在開展支援新疆的“銀齡行動”,想到自己的專業能力仍能發揮餘熱,便滿懷激情地報名參加……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腦子裏還有邊疆同胞們所需要的醫護知識。我想多幫幫他們。”初到新疆,姚梅芳被派到庫爾勒市第二人民醫院;到了之後,她就馬不停蹄地著手開展工作……

  一天,醫院送來一個早産兒,體重只有860克。因為體重太輕,嬰兒連自身體溫都無法維持,整個皮膚像紙一樣,又薄又脆,一碰就破。醫院的兒科大夫紛紛搖頭,“這肯定是救不了了!”

  可姚梅芳卻不信:她先是仔細觀察情況,根據患兒體溫低、易感染的特點,將他送進暖箱;之後的日子裏,姚梅芳每天帶著其他護士對患兒進行特殊護理。孩子皮膚太薄,清洗身體的時候極容易弄破皮膚造成感染,她就用紗布一點一點把臟東西擦掉。患兒沒法正常進食,姚梅芳就用滴管將營養液一滴一滴喂進嬰兒的嘴裏。等這一套工作做完,姚梅芳自己常常錯過了吃飯時間……就這樣,通過20多天的護理治療,孩子終於出院了。孩子父母的一聲“上海阿帕(媽媽)”,讓姚梅芳覺得,“患者的健康是對我最好的獎勵!”

  在新疆,姚梅芳除了在醫院指導,還常常到偏遠的農村去進行健康教育和義診。從2009年到2013年,從南疆的喀什到北疆的克拉瑪依,她走訪數百個鄉村,累計行程達8萬公里。

  “如果只是看病,我們走了之後,經驗技術也留不下來。我們要努力‘傳幫帶’,爭取服務更多病人。”本著這樣的理念,姚梅芳在新疆各地手把手地將經驗知識傳授給當地醫護人員,以“教學查房”的方式開展臨床護理指導,通過深入病房、實地查看等形式指導護理人員搜尋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以點帶面地帶動當地醫院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姚梅芳在新疆期間,每週都要進行一次講座授課,傳授自己在急救、兒科護理等方面豐富的醫療護理經驗。

  在庫爾勒期間,醫院收治了一位被火車撞成重傷的病人,急救科的醫生憑經驗覺得肯定救不活了。一位醫生想起了姚梅芳講授過的內容,當即為病人建立靜脈通道,然後計算輸血量、插導尿管,為病人恢復系統迴圈,已滑向死亡線的病人被救了回來……“姚主任,按您教的方法,我救回了一條命,感覺真好!”聽著這位醫生的感嘆,姚梅芳“傳幫帶”的決心更堅定了。

  此後每次赴新疆,姚梅芳都為當地醫院制定《護理工作績效考核的方案》,細化了護理工作考核的標準、內容和分級,讓自己的經驗形成制度,優質的醫療形成常態。“這樣,我們在新疆做好‘傳幫帶’,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姚梅芳驕傲地説。

  姚梅芳支援新疆期間,不僅扮演好“白衣天使”,還要做一位“愛心奶奶”。她在喀什澤普縣期間遇到兩位貧困學生:一位叫楊靜;另一位叫阿曼古麗。她們都考入了大學,可家庭十分貧困,無法承擔讀大學的費用。聽説此事,姚梅芳鄭重承諾,資助兩位大學生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費,直到大學畢業。

  這之後,她常在電話裏對兩個年輕人説,“要在逆境中崛起,實現人生的自強、自尊。”這兩名貧困生和姚梅芳成了“忘年交”,順利大學畢業了。阿曼古麗還告訴姚梅芳:“我要回到新疆當一名老師,把您帶給我的希望的種子,在廣袤的大地上播撒得更廣!”

  因為身體原因,2014年之後姚梅芳已不再前往新疆支援,但她並沒有停止參與公益事業的腳步。當年,她被中宣部評為“最美老有所為人物”。現在,姚梅芳還經常參加宣講,號召更多的軍休幹部投入支援新疆的事業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0日 06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