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洪災與貿易爭端夾擊的春播季給美國農民帶來太多艱難

2019-06-15 11:1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美國奧裏克6月13日電(記者熊茂伶 胡友松)在位於美國中部密蘇裏州的小鎮奧裏克,年過六旬的湯姆沃特斯指著一片渾濁的水域告訴新華社記者,這裡有他的近千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農田,可惜已被本月初密蘇裏河決堤後引發的洪水淹沒。

  沃特斯一家七代務農,目前擁有超過3500英畝農田,主要種大豆和玉米,但眼下有一半農田都遭了災。他表示,由於上游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等地水庫還有大量蓄水,需要開閘泄洪,自己受淹的農田估計到整個夏天結束都難以重見天日。

  “(受淹的農田)有可能今年什麼也不能種了。”沃特斯無奈地説,他預計洪災將令自己損失幾十萬美元。

  自今年3月底以來,美國中西部地區連綿不絕的水患讓沃特斯這樣的農民叫苦不迭,播種進程一再延誤。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全美大約83%的玉米地完成了播種,進度落後於過去5年同期99%的平均水準;大豆播種完成比例為60%,也低於過去5年同期88%的平均水準。

  密蘇裏農會會長布萊克赫斯特告訴記者,如此大範圍、席捲整個中西部地區的嚴重洪災,在他40多年務農的記憶中未曾有過。他表示,即便洪水退去,受淹農田也需等待時日才能讓土壤恢復,這意味著部分農田將錯過整個播種季。

  赫斯特説,玉米的最佳播種期已過去一個月,如果現在開始種玉米,今年恐怕僅能實現八成收成;而大豆的播種窗口也在收窄,如果下周還不能完成播種,今年大豆産量也會受到影響。

  不僅僅是天災,美國政府挑起的對華貿易爭端更加劇了美國中西部農民的困境。赫斯特説,貿易爭端造成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大幅下降,大豆價格走低,農民收入大打折扣,不少農民面臨經濟困難。

  赫斯特表示,過去5年,美國大豆等農作物實現罕見連續豐産,本已造成供過於求,而經貿摩擦降低了中國這個大市場對美國大豆的需求,美國大豆供給過剩更嚴重,“這些因素疊加到一起,讓今年農民的日子不好過”。

  沃特斯原本囤了6萬蒲式耳大豆(1蒲式耳大豆約重27.2公斤),以待價格回暖時出售。但因今春洪水來襲,他不得不及時轉移存貨、低價甩賣,與中美經貿摩擦發生之前的大豆價格相比,損失了約18萬美元。

  與許多農民相比,沃特斯還算幸運。據了解,在內布拉斯加、艾奧瓦、密蘇裏等州,洪水不僅淹沒了田地,還席捲了部分穀倉,農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來不及搶運的糧食化為烏有。

  沃特斯坦言,今年是他務農以來做決定最艱難的一年,度過了很多個“不眠之夜”。他一直期待美中雙方能儘早達成協定解決貿易爭端,但等待的過程讓他焦慮不安。

  “一直想啊,可能明天(會達成協定),然後聽到一點好消息,大豆價格就漲了一點,然後期望又落空,價格又跌了,這對於所有農民來説都不容易。”他説。

  對於擁有6000英畝農田的赫斯特而言,今春的播種季也很艱難。赫斯特家的農田位於密蘇裏州西北角的塔基奧小鎮,往年他通常會一半種大豆,一半種玉米。由於經貿摩擦導致大豆需求減少,赫斯特原本打算今年多種幾百英畝玉米。但持續降雨令他的玉米播種計劃一再推遲,錯過了最佳播種期,而如今如果改種大豆,又將面臨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

  為彌補經貿摩擦給農民造成的損失,美國政府去年出臺了約12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計劃,為大豆等農作物種植戶提供一定補貼。但沃特斯表示,他去年生産的大豆只得到了部分補貼。

  今年5月下旬,美國農業部又宣佈向農民提供最高達16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以補償他們在經貿摩擦中遭受的損失。但沃特斯並不指望能很快拿到錢,與政府補貼相比,他更想要的是穩定的市場。

  赫斯特也對市場前景表示擔憂。他説,美國政府隨意加徵關稅、挑起貿易爭端的行為會讓美國失去“可靠供應商”地位,並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我們將為此付出多年的代價”。(參與記者:高攀、劉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