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融發力支援實體經濟向好

2019-05-23 13:2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4月29日,全國首張鄉村振興主題卡在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發佈。這是銀行工作人員在展示鄉村振興主題卡。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精準滴灌”民營小微企業 融資環境持續改善——金融發力支援實體經濟向好

  新華社記者吳雨、李延霞

  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活力和創造力。去年,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民營和小微企業一度面臨融資難問題。

  今年以來,國家多措並舉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定向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民營和小微企業,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品質發展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提振市場信心 更多金融活水潤澤民企小微

  8天,100萬元到賬。浙江臺州無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榮華連説“沒想到”:沒想到專利可以做抵押,沒想到泰隆銀行放貸如此高效,沒想到困擾發展的煩惱解決了。“之前因為資金短缺,工廠訂單不斷卻部分處於停工狀態。現在我們可以更專心地做自己擅長的産品研發了。”

  這是多項利好政策下,眾多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增強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面對企業融資難題,從中央到地方,從監管部門到金融機構,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斷出臺:貨幣政策精準發力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成立紓困基金緩解企業燃眉之急,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

  政策效果逐漸在各個融資渠道顯現。今年前4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5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93萬億元。4月份民企債券凈融資159億元,實現了今年以來首次轉正。一季度,普惠小微貸款新增5529億元,同比多增2900億元。

  在政策引導下,各方面信心得以提振,扭轉了銀行、市場和企業風險偏好下降的局面,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

  人民銀行市場司副司長鄒瀾表示,之前出現融資困難、發不出債券的19家民營企業,在創設工具支援之下順利完成了債券發行。之後,部分企業在沒有配以支援工具的情況下,仍順利融到了資,可見市場和投資人的信心明顯改善。

  央行發佈的問卷調查顯示,一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環比上升,比上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

  專家表示,穩健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取得積極效果,信用收縮風險明顯緩解,市場信心提振,社會預期改善,對於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迴圈、國民經濟實現平穩開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廣州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左)在介紹AI人工智慧消費者行為識別(5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抓住關鍵環節 破除銀行支援民企小微的束縛

  自5月15日開始,人民銀行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施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約有1000家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執行8%的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出更多長期資金支援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通過定向降準緩解中小銀行流動性約束,只是貨幣政策工具定向調控、“精準滴灌”民營和小微企業的一個方面。針對前期一度出現的社會信用收縮問題,人民銀行從信貸供給端——銀行入手,採用市場化的手段,著力在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等約束方面破題。

  一家國有大行蘇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調整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考核口徑後,擴大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覆蓋範圍,流動性得到了很大改善,計劃投入小微金融的資金也相應增多。今年分行預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超30億元,是去年的好幾倍。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靈活運用現有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創設新工具,下氣力改善銀行流動性結構,有效增強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信貸供給能力。

  與此同時,在緩解資本約束方面,繼今年1月中國銀行首單永續債成功發行後,已有工行、農行等多家銀行宣佈擬發行永續債,其中不乏“千億元大單”。在銀行積極發債“補血”的背後,是人民銀行創設的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予以強力支撐,提高了市場接受度,改善了市場預期。

  隨著支援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的束縛逐步解除,大行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頭雁”作用進一步凸顯。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五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是1.99萬億元,完成年初制定信貸計劃的55.31%;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是4.76%,較去年四季度下降0.13個百分點。

  工人在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一家管道製造企業樣品展室內工作(5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提升服務水準 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堅定前行

  對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的轉型升級,董事長邱建民有些期待:轉型方向已經明確,只待資金的“東風”吹來。“企業正處於行業創新轉型的關鍵期,汽車電子新産品從‘實驗室’到形成現金流需要漫長的過程,在最為困難的研發和試投産階段,希望得到更有力的金融支援。”

  邱建民道出不少謀求轉型的民營企業家的心聲。當下,我國正積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業在市場結構、經營理念、創新能力、服務水準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以適應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民營企業正逐步轉向依靠科技創新、精細化服務的發展道路,金融機構需要扭轉“典當行思維”,摒棄過度依賴土地和房産抵押的老路,尋求更為“智慧化”“科技化”的風控措施。

  未來,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民營和小微企業應對風險和挑戰需要一個更加適宜的融資環境。

  專家表示,面對一個個充滿成長潛力的民營和小微企業,應該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融資服務體系。從風險投資到銀行信貸,從債券市場到股票市場等,給予民營和小微企業更多元化籌措資金的選擇。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階段,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優化供給和增強競爭改善金融服務。適當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好“精準滴灌”作用,基於市場化原則提高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援。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