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高災害防治能力 構築生命安全防線——記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2019-05-13 09: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提高災害防治能力 構築生命安全防線——記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張海磊

  防災減災,責任重大。建立全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我國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使我國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也是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6日至12日也是防災減災宣傳周,一系列活動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為主題,回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的關注訴求,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提供保障。

  新裝備、新體驗,防災減災備受關注

  地震破拆裝備、照明設備、偵查無人機、氧氣呼吸器……一系列最新的防災減災裝備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中一一亮相。這場由四川省減災委員會、省應急管理廳組織的“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科普宣傳周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

  “使用前要檢查全面罩裏呼氣閥、吸氣閥等是否完好,整體的氣密性是否完好……”什邡市安全生産應急救援大隊喬道軍正在為參觀的市民演示正壓氧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礦山事故發生後,救護地點往往通風不良或存在有毒有害氣體,這件設備針對的就是這種情況,救援隊員戴上後就能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救援。”喬道軍説。

  除了展出新式裝備,讓民眾親自體驗各種模擬演練,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教育館內一處緊急救護訓練營內,不少市民圍在工作人員身旁觀看如何正確進行心肺復蘇術。成都市民劉威在聽完講解後,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進行了兩次實際操作。

  “這個活動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個獲取急救知識的渠道,在發生特殊情況時,我知道應該如何自我救助和救助他人。”劉威説。

  “防災減災技能,人人都應必備。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希望普及更多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讓更多人在面對突發災難時能沉著冷靜應對,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處副處長鄭勇説。

  響應快、應對穩,實戰檢驗應急隊伍

  5月12日,江蘇省泰州市,一場模擬實戰拉動演練正在進行。

  “各支隊地震搜救隊,立刻向震中地區集結!”隨著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週詳一聲令下,身著橙色戰鬥服的消防救援隊員迅速登車,向“災區”進發。

  救援車輛疾馳,警笛呼嘯;隊員目光堅毅,神情肅穆。

  提前到達的先頭隊伍已經開始進行模擬救援:檢查攜帶應急救援裝備,組隊察看前方“災區”現場情況,轉移疏散“受傷”群眾……每名消防指戰員全身心投入,希望通過實戰提升自己應對重特大災害事故的救援能力。

  演練以5月11日17時30分泰州市高港區發生芮氏7.0級以上“地震”為模擬背景,民宅大範圍、大面積垮塌,大量人員被困。泰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後,迅速調派重型搜救隊前往處置。總隊接報後,立即啟動特別重大地震災害跨區域救援預案,調集13支重型地震救援隊、1支輕型地震救援隊、搜救犬中隊等共1000余人、180余輛消防車、6隻搜救犬參加演練。演練設置裝備器材點驗、徒步行進、生命搜索定位、橫向安全破拆救援、狹小空間救援、車輛事故救援、孤島救援等7個演練科目。

  “此次演練,是對我省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能力的實戰檢驗,為下一步強化地震救援專業隊伍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週詳説。

  方式多、效果好,科普直達“最後一公里”

  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重要性?如何真正讓防災減災科普直達“最後一公里”?全國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開展了大量活動:

  ——5月6日至12日,由應急管理部組織,全國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第十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等多項活動在各地陸續開展,通過廣泛動員全社會,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得到進一步推動;

  ——5月11日,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一場模擬的持續性強降雨正在進行。泄洪區圍堤爆破、緊急排水減災、無人機搜尋失聯人員……來自多支救援隊伍的精彩演練,贏得圍觀群眾陣陣喝彩;

  ——5月12日,山東省濟南市泉城廣場,一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正在舉行。逃生訓練迷宮、地震應急避險、新裝備新産品展示……“科技感”十足的宣傳活動讓大量市民駐足圍觀;

  ——5月12日,北京一零一中學,一場大型救援交流會正在召開。VR地震互動體驗、中學生防災減災主題繪畫作品展、防災減災主題知識展……創意十足的體驗展覽不僅讓學生們盡顯風采,也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們流連其中……

  “自然災害嚴重,這是目前我國在防災減災領域面臨的情況。通過讓各地有針對性地對各種突發災難進行科普宣傳、實戰演練,可以最大限度讓民眾了解採取哪些舉措可以有效應對突發災難,並以此進一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和民眾防災減災意識。”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説。(參與記者:朱國亮、李繼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