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裏的硬擔當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87歲的蘇興普怎麼也不會想到,62年前的那一次工作調動,如此深刻地改變自己,以及自己後輩的命運。
1957年,蘇興普被領導找去談話:明天調到北京工作。蘇興普問,幹什麼工作。領導説,到了就知道了。一頭霧水的蘇興普從東北奔向北京,晚上坐著卡車來到了北京西南郊區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第二天報到時才知道,他將負責我國第一台重水反應堆的核輻射防護工作。
蘇興普不會想到,這片荒涼的郊外,人才濟濟。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芳允、錢三強、彭桓武這些後來聞名中國、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曾在此建功立業,還有67位院士在這兒工作過,上萬名科技人才從這兒走向全國核科技領域,原子能院還先後派生或援建了14個核科技骨幹單位。
蘇興普不會想到,當時只有一個月大的兒子蘇勝勇將來會繼承他們那一代人的事業,成為原子能院最厲害的技術能手之一。像蘇興普父子兩代、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奉獻給核事業的例子,在原子能院並不少見。
多年後,蘇興普和身邊許多人一樣,如此認識這個改變他命運的工作單位:原子能院被譽為“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祥地”“中國核工業的搖籃”、核工業人才的“老母雞”。
在中國核工業科技館的展墻上,有這樣一句話: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直徑不及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宮殿,原子核只有黃豆大小。借助這個比喻,我們可以説,無論是“錢三強”,還是“蘇興普”,這些無私奉獻的個體,就像原子中的“原子核”,共同開拓了中國核事業的廣闊空間。
不同時代的共同擔當
在原子能院,老一輩科學家的故事離我們並不遙遠,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等科學家的印記至今猶在。關於他們的故事,每個人都能講幾段。比如這個故事——20世紀60年代,從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回國的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接到研製原子彈任務時,説了這樣一句話:“我願以身許國!”
以身許國,這是原子能院的精神。對於當時“一卡車一卡車”地來到原子能院的大多數人而言,“以身許國”這個詞兒或許太大,他們習慣用另一個詞兒來代替——埋頭做事。
蘇興普1957年來到原子能院時,能做輻射防護工作的,只有他一人。這位基本不懂核知識的前電廠技術安全科負責人,邊幹邊學,籌備隊伍。到1979年他離開時,從事輻射防護工作的專業人員有了118人。
那時候條件艱苦,整個原子能院只有一台磁帶式電腦,大家排隊用。“好不容易排到你,結果發現程式可能有問題,得下來去查程式,讓後面的人用,查完回來繼續排隊。”原子能院原院長趙志祥回憶,當時他們一家人擠在一間房子裏,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他晚上搬個小凳子去水房,查電腦算出來的紙帶。
這種艱苦奮鬥、埋頭做事的精神,在今天的原子能院仍然到處可見。不同時代和不同外部條件下的核科技工作者們,有著共同的擔當。
4月17日22點42分,中核集團首席專家、原子能院迴旋加速器研究設計中心主任張天爵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其團隊的工作狀態:“剛處理完實驗數據回家。昨天夜裏和大前天夜裏,兩個通宵的實驗數據看起來比較符合預期。”再往前翻,是一條發于3月23日23點12分的留言:“小夥子們還在實驗室熬夜,從現場傳回消息判斷,小線圈測磁綜合精度有可能達到我們自己的一個新紀錄。”
在原子能院從事放射化學研究的晏太紅研究員告訴記者,為了防止輻射,做實驗時必須穿防護服、戴帽子和手套,而且不能吃飯、喝水。這個過程不好受,“做半個小時實驗,指甲套裏就積滿了汗水”。
傳技術更要傳精神
回首與加速器相伴的一生,83歲的原子能院正研級高工張興治一股熱血涌上心頭:“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幾件事情值得一輩子去堅守?”
不僅一輩子,還可能兩輩子、三輩子,甚至是更多代人的堅守。當蘇興普的核輻射防護隊伍在不斷壯大時,他的兒子蘇勝勇從部隊轉業,回到原子能院,做了一名鉗工。
“我的成長經歷離不開父親的影響。”如今已是全國技術能手、中核集團首席技師的蘇勝勇至今記得,父親即使在家休息,只要有工作任務,説走就走。這種印象給予了蘇勝勇極大的精神激勵,使他在從事串列加速器的技術保障工作時總是要做到極致。2017年,原子能院成立以蘇勝勇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蘇勝勇不僅要把技術傳下去,更要把讓自己受益一生的老一輩科學家無私奉獻的精神傳下去。
比蘇勝勇更年輕一輩的80後魏國海,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來到原子能院。2005年在吉林大學讀大四的他,第一次聽説原子能院,對這個承載著王淦昌、鄧稼先等科學家精神的核科技單位心生嚮往,期望踩著他們的腳印在核物理這條路上走下去。他努力爭取到了在原子能院讀研究生的機會,畢業後如願留了下來。“老一輩科學家們胸懷祖國、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我們年輕一代要以他們為榜樣,投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實踐中。”魏國海説。
每個人都可以是“名角兒”
那些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核工業人,成就了今日中國的核事業以及原子能院的核工業人才“老母雞”之名。原子能院黨委書記萬鋼指出,在原子能院成立之初,院長錢三強先生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為核工業發展延攬了大量優秀人才。當今時代,人才依舊是核工業創新發展的根基。
因為偏居一隅,待遇也跟不上,原子能院曾經一度人才流失。近年來,中核集團和原子能院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和“人才特區”建設,拓展事業空間,提高待遇水準,改善生活配套設施。讓一流的人才享有一流的待遇,激發科技創新。
其中,“人才特區”尤其值得一提。對科技工作者最好的尊重,是給予他們最自由、最開闊的科研空間。原子能院設立“人才特區”,立足科技人才成長的全職業週期,細化完善人才發展通道,實施科技人才工程“龍馬計劃”、海外引才工程“鳳凰計劃”、技能人才工程“藍翎計劃”、管理人才工程“百靈計劃”四項人才計劃,以期為我國核工業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新鮮的“血液”。
已經退休的原子能院正研級高工張文惠向記者打過一個比喻:在人才輩出的原子能院,當年參與科研工作就像“跟著名角兒跑龍套”。“名角兒”發揮關鍵作用,作為普通一員踏踏實實做好科研,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張文惠口中的“龍套”,更多是一種自謙。在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是“名角兒”。有了“名角兒”,我國核事業的“節目”會一直精彩地演下去。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26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