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帶來進步和新生(鐘聲)——矚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④
“‘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鄭重表明,“一帶一路”是開放之路。兩年後的今天,在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的背景下,人們更能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正以引領開放發展的歷史潮流這一鮮明特色,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開放不僅是古絲綢之路傳承千年的基因,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屬性。古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點點帆影,匯聚起開放包容的絲路精神重要內涵。如今,“一帶一路”成為一個充滿時代精神的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共商共建共用,無論是促進雙邊合作機制趨於完善,還是歡迎各國共同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抑或拓展多邊合作,“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放之風已經吹遍世界。
促進互聯互通的“一帶一路”建設,為經濟全球化潮流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政策溝通能夠有效對衝孤立主義情緒,共同打造惠及全球的發展願景;設施聯通織起基礎設施網路,成為貿易、投資、人員、技術等生産要素流動的必要條件;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帶來的人和與地利基礎上開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民心相通搭建起交流互鑒的橋梁,進一步凝聚和平發展的共識。
“一帶一路”建設書寫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故事的精彩篇章。世界最大內陸國哈薩克在中國連雲港找到出海口,中老鐵路助力寮國從“陸鎖國”轉變為“陸聯國”,東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為衣索比亞打通出海通道,日本橫濱貨物搭乘中歐班列運往德國全程節約15天……正如英國社會學家馬丁 阿爾布勞所言,“‘一帶一路’倡議就是符合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決策”。“一帶一路”上,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在成就著同世界開放聯通的生動故事。
“一帶一路”建設形成的是共同發展網路,讓各參與方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同步發展。觀察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主體,觀察共建“一帶一路”的內容、過程和成果分享,越來越多人明確感受到,“一帶一路”上的實踐表明,這是對傳統的“中心與週邊論”的重要超越。有國外媒體讚嘆,通過互聯互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建立在一個物理基礎設施一體化系統基礎上的新全球化”。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穆希薩 基圖伊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發展理念與方法的創新”。
以開放為導向應對發展面臨的挑戰,讓開放帶來進步和新生。中國向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方表示,歡迎各國結合自身國情,積極發展開放型經濟,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攜手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矚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人們聽到了更加強勁的支援多邊主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共同聲音。共建“一帶一路”的開放之路,必將為各國共同發展繁榮帶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