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綠道繞城走 人在景中行
【城市綠道串起美好生活】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馬林
城區道路兩側的生態廊道如詩如畫,鐵路、公路沿線公園滿目蒼翠,龍湖、西流湖碧波盪漾,公園綠地星羅棋佈……“如今的鄭州,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北國江南’,家門口就是公園,可以休閒、散步、鍛鍊身體。”在河南鄭州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退休教師張秀英老人自豪地説,現在的鄭州,用“綠道繞城走,人在景中行”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20世紀50年代初,鄭州是一座僅有77株行道樹的“風沙城”。改革開放以後,鄭州市園林綠化走上了“綠化,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環境,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發展新階段,逐年加大道路綠化和公園建設投資,中原路、建設路分車綠帶建設全國領先。1985年,鄭州市以35.25%的綠化覆蓋率榮膺“綠城”美譽,由此培植了鄭州綠色發展的文化底蘊。
目前,鄭州市鐵路沿線掀起了綠化高潮。“一個月前這一帶還是臟亂差的地方,小散企業和租賃廠房很多,周邊群眾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在管城區鐵路沿線生活了40多年的魏金成説,“鐵路沿線綠化提升項目像變魔術一樣,把一個臟亂差的地方,變成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地方,由原來的‘城市瘡疤’變成了附近居民健身遊玩的好去處。”
鐵路沿線的整治和綠化提升,是近年來鄭州市生態廊道建設和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的一個縮影。“生態廊道建設是鄭州都市區新型城鎮化的引領工程,全市上下圍繞‘綠’,按照市區聯動原則,市級單位負責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協調,各縣市區、管委會作為實施主體,把生態廊道建設作為日常工作重點。”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春曉介紹,2012年以來,鄭州市在總結國內外廊道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提出廊道建設的基本思路,即在城市“組團發展、廊道相連、生態隔離、宜居田園”的佈局下,通過中心城區到縣市、到鄉村,用交通道路相連,兩側建設20至50米的綠化廊道。廊道裏建設有自行車道、人行步道,配置公交港灣、休閒驛站,實現“公交進港灣、行走在中間、輔道在兩邊、休閒在林間”,達到交通、人行、綠化、生態的和諧統一。今年工作的重點是把鐵路沿線、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立交、國省幹線、鄭州機場高速作為綠化提升的重點,把生態綠道向四週延伸,讓更多群眾受益。
如今,每逢節假日,總能看到不少喜歡騎行的鄭州市民沿著中原西路騎行。為了方便市民,鄭州在中原西路綠線範圍內設計了慢行步道和自行車道,同時,慢行步道和自行車道相互分離,讓行人和騎行者在灌木與林蔭樹間穿行,真正達到人車分離,快慢分離。
利用水系優勢,鄭州市在水系兩側同時進行綠道建設。鄭州市在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熊耳河、七里河、十七里河、昆麗河、如意河、東風渠、雙鶴湖、龍湖、鳳渠等濱河綠地內建成綠道83.39公里,在建的賈魯河、魏河、潮河等綠道148公里。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將建設成為集生態涵養、文化傳承、休閒遊憩于一體的,展現中原魅力的風景長廊,公園採用“一水、兩帶、五段、多園”的功能性總體佈局,體現“林水相映、林城共興”。在公園兩側各規劃2至3米寬的人行道和3至4米寬的自行車道,並設置羽毛球場、小型足球場等健身場地,形成沿河慢行綠道。
“目前,鄭州城市綠道的總長度已達3588公里。這些城市綠道猶如一條條綠色走廊,串起了市內的公園、遊園、公交港灣、休閒驛站,也串起了鄭州市民心中的綠色情結。”王春曉説,隨著鄭州市生態廊道建設任務的全面完成,一個嶄新的、生態的、現代化的城市交通綠化體系將呈現出亮麗生態景觀。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06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