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咬定目標加油幹(數説)

2019-03-06 10:4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6.5%

  經濟增速目標科學合理

  本報記者 韓 鑫 朱佩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6.5%。這個預期目標有何深意?

  “經濟增速設定這一區間目標是科學合理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委員認為,這一目標兼顧了保持就業穩定、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防範重大風險等多方面要求,有助於保持經濟平穩運作。

  劉偉委員説,要保證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保證物價水準總體穩定,經濟增長速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從就業看,經濟增長是穩就業的基礎。要實現今年的就業目標,就需要經濟增速保持在這一水準。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劉偉委員説,按照去年GDP增速6.6%計算,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2019—2020年年均GDP增速須達到6.15%,才能實現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實現6%—6.5%的經濟增長目標,將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劉偉委員認為,當前需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過高的GDP增長目標可能會導致穩增長政策過度加碼,綜合考慮,保持在6%—6.5%的水準具有可行性,且與我們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是相匹配的。”

  河南省商丘市市長張建慧代表説,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傳遞出明確信號,商丘將加快地方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不斷為發展增添新動能,推動第三産業持續發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這一預期目標也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展更加注重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張建慧代表説,“我們對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充滿信心,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運作在合理區間。”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

  本報記者 李心萍 龐革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援就業的導向,體現出中央對就業的高度重視。”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委員説。

  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莫榮委員説,在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實現今年的就業目標面臨不小挑戰。根據測算,進入“十三五”以來,國內生産總值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拉動城鎮新增就業190萬人。今年GDP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6.5%,因此,實現就業目標我們有信心、有底氣。

  莫榮委員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這既是今年‘穩就業’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為應對未來一段時間日益凸顯的結構性就業矛盾所做的重要準備。”莫榮委員説。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廣西賀州市市長林冠代表認為,落實就業優先政策,要統籌推進發展新動能,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開發更多生活性服務業就業崗位;推進傳統産業升級和職工技能提升、崗位轉換,促進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

  林冠代表説,落實就業優先政策,要支援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勞動密集型産業、現代服務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的就業問題,深化扶貧勞務協作,打造“扶貧車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物價穩定釋放消費潛力

  本報記者 韓 鑫 楊 昊 韓春瑤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一目標傳遞出一個信號,讓百姓舒心消費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這將有利於引導百姓消費結構優化,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能夠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河北省發改委主任黨曉龍代表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孫潔委員認為,物價形勢與貨幣政策密切相關,3%左右的目標有助於增強整個社會對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預期。

  物價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黨曉龍代表認為,今年居民消費價格預期目標充分考慮了商品供應、工業生産資料等因素。糧食、食品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有序增加,工業生産資料漲幅繼續收窄,傳導壓力減弱,因此,今年價格運作將以“穩”為主,把預期目標確定為3%左右,是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指標。

  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擴大消費需求。孫潔委員説,去年全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消費基礎作用進一步增強。當前, 消費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尤其是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教育、養老、醫療、旅遊等服務消費領域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保持居民消費價格穩定,將進一步釋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黨曉龍代表説,保持全年物價穩定,要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居民生活必需品等重要商品價格變化,優化價格調控措施,強化市場價格監管,落實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有效降低價格波動對困難群體生活的影響。

  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

  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

  本報記者 王 浩 汪志球 程 煥 邱超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這一目標聚焦全面小康的硬任務,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長楊永英代表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在農村貧困地區。過去6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8200多萬人,現在還剩1660萬人,脫貧任務艱巨,但再難也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

  “接下來,要主攻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特殊貧困群體。”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委員説,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民生領域欠賬多,特殊貧困群體致貧原因複雜,應集中優勢兵力,用非常之力,既要“一個都不能少”,又要減少和防止返貧,一鼓作氣完成目標。

  脫貧攻堅,要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楊永英代表説,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不能急躁蠻幹,也不能消極拖延,要解決好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難題,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確保脫貧品質。

  “脫貧致富離不開産業支撐。”楊永英代表説,要立足地方特色資源,發展特色扶貧産業,高標準建設一批田園綜合體,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建立多元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分享産業增值收益。

  “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細做實。” 楊永英代表説,要健全易地扶貧搬遷的後續措施,配套就業創業規劃,完善各項公共服務,讓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提升脫貧品質,關鍵是激發脫貧群眾的內生動力。” 陳曉華委員説,脫貧攻堅的主體是貧困群眾,政府不能大包大攬。要針對貧困群眾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提升其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穩定脫貧。

  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

  降低能耗助推綠色發展

  本報記者 寇江澤 任江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這個目標傳遞出堅持綠色發展的信號,是立足優化經濟結構、能源消費變化等情況確定的。”農工黨中央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南昌航空大學校長羅勝聯代表説。

  2018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完成下降3%以上的目標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谷樹忠委員説,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轉型升級,粗放的發展方式正在轉變,低耗能的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比重加大,落後産能不斷淘汰,新能源産業快速發展,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逐年下降。

  實現今年的目標難不難?“難度不小,但只要下決心是能夠實現的。”谷樹忠委員表示,隨著節能降耗穩步推進,容易的措施大多已實施了,剩下的多是“硬骨頭”。要進一步降低能耗,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新增産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有序退出過剩産能。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工藝技術升級、培育環保産業等。這就需要採取提升清潔生産技術水準、實行能源合同管理等措施,推行少消耗、少排放、高産出的先進清潔生産方式。

  “實際上,節能降耗與減排存在協同效應。從深層次看,環境問題的根源在於經濟結構不合理,節能降耗也是調結構的手段。”羅勝聯代表説,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具體的政策措施要保持一致、相互促進,協同推進節能減排,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

  赤字率擬按2.8%安排

  適度增加赤字風險可控

  本報記者 李麗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今年適度提高赤字率,並將赤字率控制在3%以內,這是統籌考慮的結果,既要穩增長又要防風險、穩預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委員認為,今年減稅降費的規模將近2萬億元,考慮到今年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同比增長6.5%,所以適度提高赤字率是必要的。

  赤字率是衡量財政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標準,一般將赤字率3%設為“安全線”。“為更好防範財政金融風險,我們不能輕易突破這道防線。而且,將赤字率鎖定在3%以內,也為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風險留出了政策空間。”高培勇委員説。

  赤字率適度提高到2.8%,全國財政赤字為2.76萬億元,比2018年增加3800億元。“這樣安排,釋放了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信號,也與各方面支出需求相適應,有利於更好引導企業預期和增強市場信心。”雲南省財政廳廳長張岩松代表説,今年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9%。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緩解困難地區財政運轉壓力,決不讓基本民生保障出問題。這對基層幹部群眾來説,等於吃了一顆“定心丸”。

  張岩松代表説,防範地方債務風險,要將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對政府債務“借、用、還”全過程監控,搭建財政金融風險防範監測預警資訊平臺,對政府性債務、隱性債務實行項目、資産、風險三級穿透管理,切實做到風險“早發現、早識別,早預警、早應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