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鎖:“大家都能富起來,是我最大的心願”

2019-02-15 10:4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大家都能富起來,是我最大的心願”

  提起天津市薊州區的毛家峪長壽旅遊度假村,京津冀的不少旅遊愛好者都很熟悉,那裏山環水繞、空氣清新、風景秀美。但10多年前,毛家峪村還是個偏僻落後的小山溝,“種糧靠天收,吃糧靠救濟,鳥不落山窩,人往山外走”是那時的真實寫照。如今的毛家峪村已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旅遊示範村,這樣令人讚嘆的變化背後,離不開現任毛家峪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退役軍人李鎖帶領村民付出的無數心血和汗水。

  李鎖是土生土長的毛家峪村人,在他的記憶中衣服是大人穿破了補補給孩子穿,大孩子穿完了給小孩子穿,他家曾是村裏最窮的一戶人家。李鎖一直夢想有朝一日能夠走出大山,擺脫貧困。高中畢業後,李鎖如願走出大山,穿上了綠軍裝。1986年李鎖退伍後回到了毛家峪村,家鄉依然如故的窮困面貌,讓李鎖暗下決心:先從自我做起,儘快改變家庭的困境。1989年,李鎖借了10萬元錢,建了一家瓶蓋廠。到1996年年底,李鎖組建躍華瓶蓋集團,擁有下屬企業20多個、員工500多人、固定資産300多萬元,成為一名頗具實力的農民企業家。

  “李鎖能幹,讓他帶著大夥兒一塊兒幹,説不定能為我們村闖出一條路。”2000年11月,在全村黨員群眾的一致推舉下,李鎖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在第一次全體村民大會上,李鎖鄭重承諾:“我李鎖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能富起來,是我最大的心願。如果3年不能讓大夥兒都富起來,我自動辭職。”

  要想富,先修路。為了籌集修路資金,李鎖帶頭捐款5萬元,鄉親們也紛紛捐款,終於湊足了資金。為了儘快將道路修通,李鎖急活搶在前,累活衝在先。他帶領村民僅用了40多天,一條光滑平整的柏油路就從每戶人家的門口修到了山外,圓了全村幾代人的夢。李鎖又籌集資金改造了村裏的自來水管道,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隨後,又整修了村裏的街道,安裝了路燈,全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修路、改水、整街這3件事,讓鄉親們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致富的門路在哪?李鎖為此吃不香、睡不著。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李鎖發現,毛家峪自然風光秀美、森林覆蓋率高,儼然一處天然氧吧。而且,村裏人大都長壽。何不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發展山村旅遊呢?於是,李鎖請來了有關專家進行論證,決定在“長壽”二字上做文章,開發建設“毛家峪長壽旅遊度假村”。2002年春,李鎖推倒自家老房,投資50多萬元,蓋起了二層別墅,進行了高級裝修,建起了第一家標準較高的農家旅店。同時,動員黨員、幹部和群眾,利用自家庭院,開辦家庭旅店。大部分農戶沒有資金,李鎖就為他們擔保貸款。“賺錢了,算大夥兒的;虧了,算我的!”很快,村裏陸續建起了12家農家旅店。李鎖深知,發展旅遊必須依託優美的景區才能可持續發展。然而,景區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他把自己的房産、有價證券全部拿來擔保,貸款2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景區建設,並向全村保證,如果失敗不用集體背一分錢的債務。

  為了把“毛家峪長壽旅遊度假村”推廣出去,李鎖駕車奔波于京津兩地,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他都跑遍了。除了聯繫客源,李鎖還利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家旅店,並建立了相關的網站。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熱鬧起來,城裏人源源不斷地涌進村來,住農家院、吃農家飯、買山貨、摘山果,昔日小山村變成了“快樂大本營”。

  這些年來,李鎖帶領毛家峪村制訂了“以長壽為主題、科技作支撐、院校為依託、旅遊為支柱、組織作保障、大家共同富裕為目的”的發展思路,先後投資8000萬元,修建了元古奇石林、情人谷、青龍湖等景區景點。2005年,毛家峪村與天津永泰紅磡集團合作,成立了天津毛家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進行山地體育運動公園和生態塘污水處理場等項目建設,在全區率先實現生活污水零排放。全村日住宿接待能力達到5000人。粗略統計,2018年全村共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8萬元,旅遊綜合收入上億元。(記者 劉小兵)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