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三訪蘇皖山兩邊(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2018-12-14 09:3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在蘇皖邊界,天目山余脈往東延伸,形成一座伍員山。水從天目山主峰蜿蜒而來,途經安徽省郎溪縣和廣德縣,穿越伍員山,往東匯流於江蘇省溧陽市的天目湖。

  山的兩邊,有兩個小山村,溧陽這邊的是金山村洑家組,郎溪這邊喚作下吳村。1995年和1998年,本報記者兩次走訪大山兩邊,在《人民日報》發表兩篇通訊,報道了兩個村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解放思想、你追我趕的發展之路。文章發表後,兩村之間的發展差距引人深思,時任安徽省委主要負責人決定“在全省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

  20年後的山兩邊發展得怎麼樣?合作發展迎來哪些新契機?記者近日重返溧陽和郎溪採訪,再次走訪了山兩邊的兩個村。

  山這邊的青蝦産業鏈延伸到山那邊

  現在,經過行政區劃調整,山這邊的周城鎮早已與鄰近的社渚鎮合併,洑家村也已經併入金山村;山那邊的崗南鄉和下吳村多年前也已經併入淩笪鄉。

  在金山村洑家組深處一片山上,記者見到了當時洑家村的黨支部書記王海清。當年在王海清的帶領下,洑家村發展迅速,成為當地有名的丘陵山地開發村。如今已退休9年的王海清仍在思考如何讓村裏發展得更好。

  多年前,畢業于上海水産學院的王海清的兒子王春紅辭去農業技術推廣員這個鐵飯碗,一頭扎進了深山之中,引進了溫泉養殖青蝦的技術,使青蝦畝産由原來200多斤增産到300斤以上,平均增産50%,早繁青蝦高産養殖方法被授予國家專利。在王春紅帶動下,社渚成為養殖青蝦特色鎮,擁有6.5萬畝青蝦養殖面積,從事青蝦養殖的農戶達1300多戶,年産值5.7億元,基本形成育苗、養殖、技術、市場一條完整的産業鏈。

  這條産業鏈如今如同溧陽市修建的“1號公路”一般,延伸到了郎溪縣的下吳村。

  車子從金山村出發,沿著“1號公路”拐了個彎,就來到下吳村黨群服務中心。路兩邊大部分是農田,眼下水稻早已收割。一列整齊的淺塘,是村民養殖青蝦的蝦塘。村黨總支書記蔣福金告訴記者,下吳青蝦養殖就是看著洑家起步的。村民連生強2014年開始養殖青蝦,短短幾年間,規模從幾十畝擴大到近200畝,青蝦每年能賣春、秋兩季,養殖得好畝效益在4000元以上。“青蝦産業鏈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擴大,形成聯動溧陽、郎溪的局面。”連生強説。

  除了青蝦養殖,兩個村的合作早已日益深入。溧陽這邊的好項目,很快傳到了下吳村;社渚鎮舉辦青蝦養殖培訓班,也會通知下吳村的養殖大戶……得益於和山這邊的廣泛交流,取長補短,一些富裕起來的下吳村民開始在山這邊的集鎮買房置業。

  教育、醫保、就業合作形成示範效應

  今年以來,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勢頭再起,一張滬蘇浙皖一市三省更高水準發展的藍圖正在書寫。早在2016年9月,蘇皖三縣市深度合作,溧陽倡導並與郎溪、廣德簽署關於共建“蘇皖合作示範區”的框架協議,並編制了蘇皖合作示範區發展規劃。對於蘇皖合作示範區建設,溧陽市委書記蔣鋒説,長三角一體化正在成為國家戰略,作為長三角的地理中心位置,這個合作區通過自發的合作共用和機制的創新,力爭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先行區。

  郎溪縣下吳村13歲男孩蔣傑,每天一早坐上開到村門口來接送學生的校車,前往20公里外的溧陽社渚鎮社渚初級中學就讀。這裡比他去郎溪縣城上學近了一半的路程。

  校車所行駛的202省道郎溪淩笪段,是一條從山裏開出來的路,直接連通著溧陽“1號公路”。沿著開闊平整的道路賓士,路邊一排排綠油油的茶樹如同一個個里程牌,山兩邊的距離比以前更近了。

  互通互聯的道路搭建了便民惠民的橋梁。蔣鋒介紹,蘇皖合作示範區成立兩年以來,三地成立了“胥河情”教育聯盟,溧陽把學科帶頭人定期派往郎溪、廣德,讓孩子們在家門口的學校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隨著優質資源積極流動,山兩邊的教育品質特別是硬體條件正在不斷縮小。”溧陽市殷橋小學副校長趙紅兵是郎溪人,目前已成為溧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教學能手。

  山兩邊還成立了蘇皖合作示範區網上人才市場,為三地務工人員提供了更大就業平臺。目前,郎溪、廣德兩地到溧陽就業人數有3000余人。此外,三地在異地醫保結算上也按照國家和省衛生健康部門要求落地相關政策,為百姓提供更高品質和更加便捷的就醫環境。

  生態為底色,探索跨界融合發展新機制

  沿著公路繼續往西走,沿途標語很是醒目:“踐行新發展理念,學習對接滬蘇浙。”在時任郎溪縣委書記張千水的名片上,清楚地標注著距離滬蘇浙主要城市的路線、距離與時間。張千水説,安徽宣城市提出“對接滬蘇浙”發展戰略,處在融入長三角重要位置的郎溪縣,積極推動鐵路、公路、航道等跨界項目聯網聯通,力爭到“十三五”末融入滬寧杭、蘇錫常等長三角核心城市1小時交通圈。

  合作的內容很廣。目前,三縣市已在環保共治、産業合作、設施互聯、服務共用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合作的成果讓溧陽企業家黃業華很有獲得感。幾年前,他到郎溪縣梅渚鎮創辦華菱精工,從事電梯部件配套,今年成為郎溪縣首家上市公司。“兩地地緣相近,人力資源優勢明顯,隨著交通一體化加快,市場更加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溧陽企業到郎溪建立物流倉儲基地。”他説,未來蘇皖合作的前景一定會更好。

  “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實現新的超越,‘山兩邊’的故事,耐人尋味,給人啟示。” 常州市委書記汪泉認為,改革開放40年以來,山兩邊從比學趕幫到攜手發展,用實踐生動詮釋了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

  得益於合作以來的嘗試,今年2月,江蘇、安徽分別將合作示範區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溧陽市市長徐華勤聯合兩省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共同提交建議,將《蘇皖合作示範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級規劃。徐華勤説,蘇皖合作作為省際邊界地區以縣為單位、自發合作的試驗區,正在探索以生態為底色、跨界融合發展的新機制。近日,好消息傳來:國家發改委函覆兩省上報的《蘇皖(溧陽、郎溪、廣德)合作示範區發展規劃》,合作發展迎來新契機。

  在即將全面展開蘇皖區域合作的大舞臺上,遠處伍員山的界限已然不如從前那般分明,蘇皖合作示範區的新格局呼之欲出……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14日 02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