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活力之源——共用發展的新時代印記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改革開放的活力之源——共用發展的新時代印記
新華社記者
40年改革開放,“一切為了人民”始終不渝。
共用發展成果,既是改革開放的價值追求,也是改革開放的活力之源。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引,新時代的神州大地上,共用發展的理念正融匯於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展現出一幅幅共創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壯麗圖景。
“共用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人共用、一部分人共用。”——習近平
四川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綿延的大山一眼望不到頭。
一家六口人,三個殘疾,兩個年老多病,在大山窩裏窮了一輩子的焦自營,沒想到在2018年迎來“徹底改天換地”:政府出錢,幫他在通水通路的山下集中居住點建了120多平米的鋼筋水泥平房,“搬出了山窩窩,還住上這麼大這麼敞亮的房子。”
好政策,還不只扶貧搬遷這一項。
“你看這漫山遍野的綠茶苗,都是浙江的親人們捐贈給我們的。”74歲的焦自營掰著手指盤算著,“我家15畝地,現在都種了茶苗。一畝地流轉一年300元,以後茶葉收了,村集體每家每戶分紅,貧困戶還能多分一些。”
從焦自營家出門,繞過幾道彎彎,滿眼便是一片接一片的山區梯田。
忙著栽種白茶苗的村民們,喊著當地的“薅草鑼鼓”號子,講述著這批白茶苗特殊的“身世”——
今年4月,浙江安吉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願意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讚揚他們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這批白茶苗,正是剛剛從浙江安吉運到四川青川的。
上世紀90年代,為加快西部貧困地區扶貧開發進程、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黨和國家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部署。
在對口幫扶四川廣元的22年間,浙江累計安排資金近90億元。同時還堅持“開髮式扶貧”,派遣各類專業人才4500多人次幫扶青川縣,培養各類本土人才2萬餘人,並大力推動當地的産業發展。
在全國範圍內,20多年來,從閩寧協作到浙川協作,從滬滇合作到蘇陜協作,從兩廣協作到魯渝協作……反貧困的偉大鬥爭進程中,扶貧協作的歷史寫下了共同富裕的動人篇章。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習近平
1997年,22歲的米雪梅離開甘肅老家南下到廣東中山,準備做一輩子“外來工”。
可沒想到,20年後的今天,她從最初的女保安一步步成了企業部門總監。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在中山市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聽了米雪梅發言後,鼓勵她説:“你的經歷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是沾了改革開放的光。”米雪梅説。
時代的烙印,印刻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發展不斷進步,人的需求日益多元,決定了共用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物質的滿足,更在於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以及人人都享有參與社會發展的權利和機會。
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中山,人口流動、城鄉融合,讓城市人與農村人、本地人與外地人的二元結構矛盾日益凸顯,如何讓更多的“米雪梅們”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記者在中山採訪時了解到,從2010年起,中山就開始探索建立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在實施入戶入讀公辦學校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將公租房住房保障、參保醫療保險等納入公共服務範圍。
幾年來,有2.75萬名外來人員在中山獲得積分入戶資格,同時還有9.1萬多名外來人員子女獲得積分入讀公辦學校資格。
中山還努力暢通外來人員參政議政的渠道,探索在外來人口集中的地區聘任優秀異地務工人員為村(居)委會特別委員。截至2017年底,全市外來人口超過40%的229個村居均聘有特別委員。
更廣闊的視野範圍內,全面共用理念的不斷深化始終同人的需求全面發展同頻共振。
在北京房山,北漂多年的張曉雅拿到了公租房的鑰匙,第一次在北京有了“家”的感覺。
在新疆喀什巴楚縣,依託上海持續多年的醫療援疆項目,貧困戶依明 阿不都瓦依提的兩個孩子成功完成了白內障手術。
在四川綿陽,受到政府和社區關照的低保戶劉春梅主動去社區“愛心食堂”參加志願服務,點滴的貢獻讓她“也有機會為自己自豪”。
不斷完善的制度體系與不斷夯實的公平正義基石,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人向著全面共用的美好生活不斷邁進。
“把社區居民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用。”——習近平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讓人人共用發展成果的同時,如何更好發揮人民創造力,共同推動更好的發展?
中山市花園新村小區,有一面“微心願”墻。今年8月15日,小區住戶“根叔”貼出一個“微心願”:“復退軍人,長期病患,生活拮據,希望擁有一個電子血壓計監測血壓。”
很快,“根叔”就收到了一個嶄新的電子血壓計。在他的“微心願”單上,認領單位(個人)一欄寫的是中山市直屬機關工委“愛 點餐”項目,完成時間是9月12日。
社區黨委牽頭建一個“微心願”墻,一頭徵集公佈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工作生活需求,一頭協調轄區內單位、企業、個人的愛心力量來認領,通過這樣的“牽線搭橋”,激活社區中的公益力量,共創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加強社區治理,既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也要發揮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區居民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用。
40年前的改革,老百姓“吃飽、穿暖、有錢”就是最直接的獲得感;40年後的今天,老百姓的獲得感體現在哪?
“參與感也是獲得感。”中山市政法委群眾工作科科長易劍説,“改革開放40年,人民群眾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讓大家在參與共建共用的過程中,既客觀地看到發展進步和階段性短板,又可以貢獻個人的智慧與能力,從中收穫幸福感。”
四川綿陽遊仙區韓家脊社區三江首座小區,是當地有名的“不賣房”小區。優雅融洽的生活環境讓很多業主感覺在這裡是“買了一套房、安下一個家”,即使房價比周邊高很多也無人賣房。
“再多的想法説出來,不如讓業主參與進來。”韓家脊社區黨委書記薛燕講起社區共建共用的探索時滔滔不絕——
通過兒童“認養小樹”,整闔家長資源成立“愛心家長會”,既解決孩子集中照護的問題,還發動大家參與公益和社區共建;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搭建起把各方意見轉化成解決方案的平臺,實現決策民主、方案公開、廣泛參與、群眾滿意;通過“家風家訓”評選,吸引居民熱愛傳統文化、追求良好道德風尚,共用文明和諧家園……
同在綿陽的涪城區迎賓社區,成立了“公益愛心儲蓄所”,倡導“人人都有參與社區共建共用的權利和義務”,即便是老弱病殘,也能通過一點一滴的奉獻“儲蓄”愛心,收穫社區大集體的認可與回報。
“通過社區共建,大家互幫互助,社群關係更加和諧了。”迎賓社區黨總支書記舒明英説。
“我們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來思考設計共用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銖施兩較、該花的錢也不花,也不好高騖遠、寅吃卯糧、口惠而實不至。”——習近平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在青川縣竹園鎮金河村中心廣場上懸挂著的這條巨大橫幅,提醒人們:共用發展,絕不是“坐等”共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先富”地區“幫一把”,但更需要“後富”地區自己在奮鬥上再“加把勁”。
為了破除“等靠要”思想,青川縣大力實施“精神扶貧”,摸索出了一套道德積分激勵機制:以家庭為單位建立道德積分臺賬,戶公示、組公開、村張榜,每年從村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不低於10%的資金建立道德激勵專項基金用於表彰,形成精神、物質“雙獎勵”。
“説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農民看。”竹園鎮黨委副書記車源説,“如今村裏都把道德積分評比當做家庭的‘門面’,懶漢窮漢少了,大家在脫貧致富、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路子上你追我趕。”
共用發展,不是搞平均主義。我國現在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用發展也必須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安徽宣城花園村,名聲在外的“安徽股改第一村”。
2013年5月,花園村大膽嘗試完成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然而農民變股東後,很快就出現了“平均主義”、寅吃卯糧的思想:有人提出直接將集體賬上1000多萬元一分了之。村幹部為了長遠發展計,挨家挨戶做工作才達成共識。
為了避免再度出現“平均主義”傾向,花園村在2017年10月召開股東大會,通過了股權激勵方案,從集體股中拿出部分股份,對村聘請的優秀人才和有突出貢獻的公司管理人才進行配股。
“不僅要讓人民充分共用花園村的改革成果,同時也要激勵大家繼續奮鬥。”村黨總支書記李開富説。
從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共用發展是一門大學問。放眼廣大人民群眾身邊的一幕幕生動實踐,可以欣喜看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價值追求正不斷凝聚改革發展的強勁動力,讓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記者:霍小光、羅爭光、周穎、蕭永航、薛天、汪奧娜、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