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寧 再現百里秀美邕江(慶祝改革開放40年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2018-11-14 09:0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清晨,廣西南寧市的邕江濱水公園薄霧籠罩,家住附近的“老南寧”韋立是公園常客,“我就喜歡早上到這轉轉,看著這江水,踩著這大葉油草,就仿佛回到了令人難忘的少年時候。”

  “濱水公園的建立,緣于邕江綜合整治工程,這既是為了提高南寧防洪能力,也是為了整治邕江及其兩岸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南寧市規劃管理局局長郭維寧介紹,為了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公園設計包含不少獨具匠心的元素,“比如這土生土長的大葉油草,許多南寧人都是在這種護坡植被上摸爬滾打長大的。”

  邕江是南寧的母親河,南寧的簡稱“邕”便來源於此。南寧依江而建、緣水而興、水城相依,為發揮水的優勢、做好水的文章,南寧市提出“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以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為抓手,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推動“中國綠城”生態宜居品質升級。

  提高抗洪能力,確保邕江安全

  “別看眼前的邕江波瀾不驚,發起怒來可是不得了。”南寧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韋傑鵬説。據史料記載,邕州城墻自宋代修築以來,頻受洪水侵害。1968年,邕江發生特大洪災,城區大部分和市郊3/4的面積被淹,損失巨大。

  也正是因為那場洪水,南寧吹響了大修防洪堤的號角。到2001年,全市共完成堤防工程40.26公里,其中市區內防洪堤基本達到抵禦2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

  可是,2001年7月,南寧遭遇1913年以來的最大洪災,雖經軍民齊奮戰,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的奇跡,但險情著實讓人後怕。南寧決心再修高堤,又經過10年,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

  “保證不淹,這是邕江整治規劃中首先要達到的目標。”郭維寧説,2012年南寧市決定開展邕江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220億元,“經過科學論證後,決定建設邕寧和老口水利樞紐工程,同時對兩個工程之間74公里河道的兩岸實施綜合整治,全面提升邕江防洪、灌溉、運輸等綜合功能。”

  2016年9月,老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防洪總庫容3.6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6.4億度。今年10月,邕寧水利樞紐正式下閘蓄水,邕江水位提高至67米,市區段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治理黑臭水體,提升宜居品質

  “小時候,每次暴雨過後邕江都黃濁不清,還有漂浮物甚至異味。沒想到,現在變得碧綠清澈,站在岸邊微風習習,南寧藍配上邕江綠,真的讓人心情舒暢。”在外地上大學的南寧姑娘小龐,假期回家後感慨頗多。

  直到前些年,邕江岸邊還遍佈水上人家、餐飲大排檔、網箱養魚。“外來人口開著一條船,就在江邊安了家。上千條小船密布,生活垃圾直排入水,既影響景觀,又污染水質。”南寧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陳文勝回憶,水上人家的遷移一直是整治難點。

  “綜合整治就是要攻克這些難點,這對於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南寧市市長周紅波説。

  為了讓水上人家上得了岸、住得下去、發展得好,南寧市委市政府在戶口遷移、住房安置、子女教育、上崗就業等方面制定詳細方案。據統計,至今累計安置船民漁民1050戶3803人,拆除轉移船隻4330艘。

  “光治理邕江還不夠,南寧水環城、水繞城,還要通盤考慮18條內河的治理。”南寧市海綿城市與水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漣説,不把18條“毛細血管”治好,就難以確保邕江這根“動脈”健康。

  那考河曾是南寧市有名的黑臭水溝,附近居民有時都不敢開窗,治理起來頗為不易。“為了徹底改變那考河的面貌,我們探索‘按效付費’的內河流域治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楊漣介紹説,通過招標請來專業企業先行出資治理,再視治理效果分期付費。

  “治理完成後,結合第三方考核,一個月兩次檢查水質,一個季度綜合考核打分,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才給承建方付費,確保對方優質維護,也大大減輕了公共財政壓力。”楊漣説。

  機制創新帶來紅利。那考河治理成效顯著,成了風景如畫的濕地公園。經過持續不懈的治理,邕江5個在用飲用水取水口各項指標均達到Ⅲ類水質要求,水源達標率100%。

  廣建親水設施,美化河岸景觀

  “過去因為條件落後環境差,大家都把我們這兒叫做‘西塘鄉’。”家住西鄉塘區江北大道的王大爺説,以前,他家門前河道的灘塗還是荒地,裸露的黃土上到處堆著垃圾,朋友調侃他住在“鄉里”。

  “改善邕江兩岸的生態環境是市民最迫切的願望,南寧治水的根本目的就是‘為民’。”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王小東説。

  2015年,兩岸灘塗清理整潔後,景觀設計、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邕江兩岸合理設置親水棧道、運動、遊樂、休閒設施,規劃設計17個公園、24座綠道步行橋,足球場、排球場等體育場所200多處。”郭維寧説,根據規劃,兩岸景觀工程建成後灘塗綠地面積共約1463.77公頃。

  然而,有些規劃在落實時遠不是一帆風順。因歷史原因,邕江兩岸,特別是城鄉接合部存在大量亂搭亂建和無序建設問題。“剛開始不少人很抵觸,但看到附近有些工程實施後景觀美了、道路通了,轉而十分支援拆遷工作。”陳文勝説,目前,拆遷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拆遷房屋面積30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60萬平方米,這些地塊一躍變成了公園綠地。

  乘船從江上遠眺,北岸的民生廣場暢遊閣旁,專門建有一個多級臺階的親水準臺,方便喜愛游泳的市民下江暢遊。“這裡還配置了衝涼的房間,只要刷市民卡就可享用。”南寧交通投資集團負責人説。

  沿江而下,次第經過10多座風格各異的跨江大橋,五彩繽紛的燈光秀下,青秀山巔的古老龍象塔晶瑩剔透,南寧新地標——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緩緩掠過,一座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正向人們走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