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講述近20年上海進境展品故事——紐約、巴黎、東京有的,在上海也能看到

2018-11-05 13:20:00
來源:上觀新聞
字號

  摘要:進博會召開之際,這裡講述的,是近20年來上海進境展品提檔升級與海關監管方式創新的故事。

  展覽的意圖,一為文化交流,二在於貿易之前端。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有超過5000件的展品首次進入中國,它們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只為亮相這場舉世矚目的盛會。

  其中,有來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化粧品及佐餐調料,這個中美洲島國與我國幾無貿易往來,但為參加進博會,不惜輾轉多個國際航班;有第一次走出歐洲來華參展的龍門銑床,總重近200噸;有來自芬蘭UPM集團的“鎮店之寶”生物概念車Biofore,代表了當下森林行業前沿研發技術;還有進博會單體價值最高、身價2億元的來自義大利萊奧納多直升機公司的AW189直升機……

  面對這些新奇特的進口展品,駐守在國門關口的上海海關關員們無疑是最早的目擊者、見證人。

  事實上,近20年來,越來越多前所未見的産品從地球的各個坐標點出發,目標上海,雲集黃浦江畔,傳遞著國內消費者一個愈發具體、清晰而強烈的需求——“在紐約、巴黎、東京能看到的展品,我們在上海也能看到!”

  進博會首票和最重展品如何通關?

  9月11日,來自芬蘭UPM公司的一輛價值3萬歐元的生物概念車Biofore,從芬蘭經布魯塞爾運抵上海,成為進博會首票進境展品。

  這天,距離進博會開幕尚有55天,這不禁讓人疑惑:Biofore為何如此迫不及待?芬蘭UPM芬歐匯川(中國)有限公司利益相關方關係總監馬源源道出緣由:“公司原定海運,但為了同後期展品進境高峰錯開,我們打足提前量,而且選擇了空運,從而更從容地布展。”UPM集團在華發展已有20年,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其展品提前來滬,足見公司對進博會和中國市場的重視。

  但馬源源沒想到,她大可不必如此著急。為了此次進博會,上海海關率先在現場業務二處設立了進博會海關專用窗口。Biofore報關時,用一張進博會物資證明函,就享受到了優先申報、快速放行的綠色通道待遇。該票展品于9月11日上午10時報關,下午1時,Biofore就已被裝上集卡,駛離東航保稅監管倉庫。由此,進博會首票通關進境展品,實現了不足3小時快速通關和提貨紀錄。

  首票展品通關之後,10月9日,進博會最大“噸位”展品、 來自德國瓦德里希科堡機床公司的龍門銑床運抵洋山深水港。儘管它是個總重近200噸的大傢夥,卻是做精細活的高手。據介紹,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最先進的機床精度約在8微米,而這臺龍門銑卻可以控制在4微米內。但是,這個大傢夥要“挪窩”,德國公司將它分裝在了12個集裝箱內,其中貨物數量可謂龐雜。

  上海海關現場業務二處戴從容主任告訴記者,對於此票展品,洋山海關提前了解展品進境安排,第一時間聯合海事、邊檢等口岸部門實施登臨檢查,並依照進博會快其中速綠色通關作業流程,將風險預估做在前頭,並在報關單證清晰情況下審核和快速放行。”因此,龍門銑這張大“床”,經海關關員快速審核後,短短數秒便通關成功。

  “莫奈”預約半夜4時商場查驗

  2000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創辦第4年,迎來了一件“重量級”展品——重達2.5噸的羅丹大型雕塑《思想者》。這尊名作初來乍到,便見識了中國買家的購買力——藝博會後,浦東聯洋土地發展公司以100萬美元買入,成為當時國內所有藝博會最大的一筆境外作品交易。2002年,參展上海藝博會的法國新現實主義大師愷撒的名作《大拇指》,又被上海證大集團以260萬元人民幣購藏。再往後,上海藝博會愈發國際范,倫勃朗、夏伽爾、雷諾阿、米羅、畢加索等大師作品踴躍前來,與上海藝術愛好者們咫尺相見,成交紀錄也被一再刷新——2009年,即便籠罩在全球金融危機陰霾之下,上海藝博會成交量依舊突破5000萬元,2010年達7000萬元,至2017年,已創下1.5億元天價成交。

  上海海關現場業務二處展覽品監管科科長蔣雪敏記得,2011年,上海掀起一股“畢加索熱”。當年10月,畢加索中國大展在世博會中國館舉行,共展出《扮小丑的保羅》《女子頭像》等62件畢加索的繪畫、雕塑作品,投保價值超過70億元。要知道與大多數畫家一生窮困潦倒不同,畢加索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在世時就親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全世界前十幅最高拍賣價的畫作中,他一人就佔據四席。為了這次中國大展,法國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長親臨上海,親自指導布展。

  如此高規格珍品來滬,也讓上海海關倍感壓力,因為所有展品都需要處於特定的恒溫、恒濕環境,無法像普通貨物通關一樣在機場開箱查驗。問題倒逼改革,針對海外高價值藝術品等特殊展品,上海海關專門推出快速提前報關、空港直接驗放等“直通式通關”試點。2011年9月21日至9月30日,62件畢加索作品分8批運抵上海,共計56個木箱。它們在浦東國際機場直接加封入境,採用專門的運輸車輛運抵世博會中國館,再存放于一個40尺的恒溫、恒濕專用集裝箱,體驗了從機艙門到場館門的“門到門”式服務。

  畢加索之後,2014年3月至6月,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再度引發轟動。不過不同於以往,莫奈《睡蓮》等55件真跡,極具創意且史無前例地進入K11商場展出,旨在迎合人們逛著街、喝著咖啡再順路看個高端展覽的精神需求。購物中心內的藝術經,使K11的營業額增長20%,並推動商業租金提升70%,這一商業模式此後引來靜安嘉裏中心、環球港等紛紛效倣。

  不過,莫奈特展這一創新背後的故事或許少有人知。蔣雪敏是當年的親歷者,她告訴記者,當時,上海海關針對特殊展品實施“口岸放行”和“館內查驗”相結合的模式已成為慣例,但破例的是,對於莫奈特展的“館內查驗”實行了預約制。這次特展中,有2幅油畫超長超寬,加上木框長寬都接近3米,但K11商場的運輸通道寬僅1.9米,而且沒有一部電梯能裝得下。權衡再三,主辦方只能採用樓梯吊搬之法,但考慮到商場白天人流量很大,搬畫唯放在半夜三更進行。蔣雪敏記得那天,展品進境後在口岸直接加封放行,因布展時間十分有限,主辦方與上海海關預約了淩晨4時現場開箱查驗。上海海關十分配合,夜間派員至場館,監督拆封條和查驗,隨後展品還必須再放入恒溫恒濕的保存箱內超過24小時,以適應K11的展館環境。正是因為上海海關貼合了主辦方之需,為此後布展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全球頂級豪車歐洲上海間“走穴”

  不獨藝術品,不斷刷新進口紀錄的展品,還有飛機和汽車。

  如亞洲商務航空展,是全球四大公務機展之一,自2012年迄今,一直由上海虹橋機場公務機基地承辦。2011年,全國機場公務機航班已達1.34萬架次,其中單上海機場就佔了三分之一。到今年航展時,虹橋機場已建二期公務機機庫,最大可停放一架波音BBJ公務機,或可同時停放8架灣流G550或同類型公務機。歷年亞洲商務航空展,都成為世界主流公務機製造商“現役之王”和“未來之星”的年度大秀,今年參展飛機更是達到38架,為歷來規模之最。這些價格高昂的公務機集體臨時進出境,按照規定,應交納相當於稅款的保證金,但上海海關專門制定航展監管工作方案,免去高額保證金,派專員24小時駐場監管,單證由專人審核,提供全天候預約通關服務,飛機隨到隨檢“零等待”。

  汽車方面同樣高歌猛進。上海海關的數據顯示,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展館數從11個發展到17個,進境整車數從66輛飆升至200輛,展品貨值從2200萬美元增加到1.22億美元。2017年車展,在上海亮相的全球首發車已高達113輛。

  而且,這些豪車都很“忙”,往往是前腳剛在法蘭克福頂級車展上秀畢,緊接著便馬不停蹄趕來上海,隨後又無縫對接地前往漢堡、日內瓦等下一站。如此緊湊的“走穴”,布展方面必須掐分算秒。以2013年上海車展為例,其布展時間就比2009年上海車展縮短一半,用時僅10天!這意味著,大量新款車短時間內集中入境並亟待迅速布展,它們對於通關速度的迫切性,再次加速海關“放管服”步伐。去年上海車展時,上海海關首次全面啟動展覽品監管資訊化系統,旨在“讓資訊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企業無需多次提交動輒數千張紙質材料,只要在客戶端一次錄入,待海關審批後,便可快速辦理通關手續。而針對部分限量版新車關於款式的“保密”需求,上海海關同樣最大程度地予以配合,允許尚未揭開面紗的車輛進入展館後再檢。

  只因過於珍稀,進口蘭花免於銷毀

  品畫、觀車與飛機,接著又賞花。

  這些年,越來越多上海市民熱衷於觀賞異域奇蘭,上海國際蘭花展迄今已舉辦四屆,今年吸引了四大洲600多種共計3萬餘株蘭花在申城集中亮相。

  不過往年,鋻於有害生物傳入傳出風險,根據林業部門審批要求,所有進境蘭花在展覽完畢後均須實施銷毀處理。如此方式,雖確保了國門安全,但也使得一些極珍貴的蘭花品種望而卻步。

  所以今年的上海國際蘭展出現重大變革,對部分達到回運條件的蘭花“免於銷毀”,最終有14個品種28株蘭花得以返回其出生地。其中,包含厄瓜多小龍蘭、美洲兜蘭等,係由原産地自主培育,並且不斷進行性狀篩選長達十餘年之久,非常珍稀。

  上海辰山植物園進口事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由辰山植物園提出申請,由上海海關及林業等部門共同商議決定,在嚴格取樣檢測確保安全基礎上,可對部分品種實施回運。此舉大大提高了參展商的積極性,如每屆都參展的厄瓜多,起初敲定100多個品種參展,當得知部分品種有望回運後,又補充參展了100個品種。

  此外,為確保蘭花以最新鮮狀態呈現,今年蘭花進境並完成相關手續後,被直接運往辰山植物園隔離溫室,由上海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前往溫室現場取樣檢測,極大縮短了蘭花在港口停留和在別處隔離試種的時間。

  蔣雪敏從業多年,親眼見證了一系列變化——進口展品從相對普通變為日益高端,展出場地從一本正經的展覽館轉向商場乃至戶外,展出方式也從單純的欣賞轉向能與部分展品接觸和互動。展品之變,折射著國人眼光之變,迎合著國人需求之變。

  “但不變的,是對便利的追求,便利是通貿的靈魂。進博會之後,將有更多更新的産品更為踴躍地入境,也必將加速我們監管方式的創新與變革,為各類進口展品提供更為個性化的監管和通關服務。”蔣雪敏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