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琪:獻身革命國忘私
【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鄭州11月2日電(記者張浩然)在河南省週口市太康縣烈士陵園的一座紀念亭下,理琪的英勇事跡被鐫刻在紀念碑上。除了家鄉太康外,山東煙臺也有關於理琪革命活動的紀念場館。理琪30載生命中感人而壯烈的事跡,深深打動著後來人。
理琪,原名遊建鐸,1908年出生於河南省太康縣一個富裕家庭。1924年,理琪離開太康到開封讀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入黨後,理琪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開展革命鬥爭。當年秋天,理琪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無線電學校。
理琪像。新華社發
1926年,理琪以管理無線電通訊的職業作為掩護,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1年12月,理琪參與鼓動國民黨官兵參加寧都起義的活動,因被敵人發覺,便離開國民黨軍隊,到了中央蘇區。他發揮特長,為紅軍和蘇區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建設作出了有益貢獻。
1934年,理琪被派往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當時上海的黨組織常遭敵人破壞,他經常餓著肚子堅持鬥爭。1935年下半年,理琪與黨組織失去聯繫。他千方百計尋找黨組織,終於在1936年春與黨組織取得聯繫,後被派往山東膠東工作。理琪積極開展工作,恢復黨的組織,成立了中共膠東臨時特委,被選為書記。1936年,理琪和特委機關遷移到煙臺。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共膠東臨時特委與煙臺市委合併為膠東特區工委,理琪任書記。同年,由於叛徒告密,理琪被捕。在獄中,任憑敵人拷打、逼問,他堅守黨的秘密,繼續堅持鬥爭。1937年11月,理琪出獄後按照指示回到膠東,建立了一支由共産黨獨立領導的膠東人民抗日武裝。
1937年12月24日,他領導天福山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1938年1月,理琪又發動了威海起義。第三軍建立司令部、成立軍政委員會後,理琪任司令員兼軍政委員會主席。
1938年2月初,日軍3000余人侵佔了青島、煙臺等地,理琪率領第三軍在文登、牟平一帶以遊擊戰形式打擊、牽制敵人。2月12日,理琪在主持召開軍政委員會緊急會議後,決定親自率領部隊攻打牟平縣城。13日,理琪採取裏應外合的戰術,收復了牟平,俘虜了偽縣長等70余人,繳槍百餘支。在雷神廟休整時,部隊遭增援日軍圍攻。理琪率部突圍時,身中數彈,仍堅持指揮戰鬥,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30歲。
1962年,為了紀念理琪,郭沫若題詩讚頌:“天福英雄是理琪,獻身革命國忘私。當年猛打雷神廟,今日高標星宿旗。萬代東風吹海隅,一方化雨仰宗師。文登多少佳兒女,接力還須步伐齊。”2014年,理琪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伯父理琪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而犧牲,我們非常自豪,並教育孩子們學習他的精神,吃苦耐勞,跟黨走,多做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的事。”理琪的侄子遊立峰説,每年清明節,他都會帶著家人去為理琪掃墓祭拜。如今,太康縣正在大力弘揚革命先烈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無私奉獻、敢於犧牲的精神,幹部群眾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為實現太康跨越發展而努力奮鬥。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03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