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裏木大學校園實驗田培養接地氣用得上的人才
原標題:“帶學生到農田上課,我們已經習慣了”——塔裏木大學校園實驗田培養接地氣用得上的人才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周世祥
這幾天,塔裏木大學的學生都在校園裏的香梨樹上忙著採摘豐收的果實。這些果實每位學生可以分到兩公斤,都是老師帶著學生一年辛苦所得。
過去説起大學裏的實驗場所,大家首先想到高大上的實驗設備、精密的儀器、一絲不茍的科研人員,而在塔裏木大學,植科院的學生在實驗地裏種菜、管理果園、種植花卉,收穫後還可以自己賣錢;生科院的學生在實驗室裏自製食品,推向市場。如此“市場化”“吃貨型”的實驗場,正是塔裏木大學從辦學初就設定的特色。
自種自收 學生課餘田作忙
在塔裏木大學安靜、被綠植環繞的校園裏,記者在一條小路旁找到了植物科學學院院長熊仁次,他興致勃勃地帶領記者去參觀學院的“試驗田”。幾十畝的範圍內,不見高樓大廈,只有一片田園農家的景象:整齊的菜園、茂密的果園,還有花卉大棚。熊院長指了指遠處,那是農學院的棉花田。
“這種實驗基地農業學校一般都有,但我們是由學生自己種的。農學有10畝地,以前植科院一共有40多畝。所以帶著學生到農田上課,我們已經很習慣了。”熊仁次介紹道。
作為農業部農業人才班、首批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試點,塔裏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主要按照作物的生長週期安排學生來實驗農場實習。園藝專業從大二開始,農學專業從大三開始,學生都配有指導老師,一位老師帶兩名學生。“這裡是園藝專業大二年級的田地,蔬菜從種到收都利用教學之餘進行,種什麼學生自己決定,類似于承包責任田。”熊仁次説。
記者首先走進了園藝專業大二學生的菜地,只見每塊地不到半畝大小,但“小而精”,蔬菜種類很多。在地頭的標牌上清晰地寫著帶隊老師、參與學生的姓名,以及種植注意事項、目標産量等資訊。“這一組種豇豆,目標産量200至250公斤,我們每學期都要評比。另外我們校園市場有大學生賣菜專區,自己生産自己賣,好的一組一年能掙1萬多元,不僅解決了生活費,而且他們收穫後更有幸福感、獲得感。”熊仁次介紹説,“我們要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人才,就不僅要知道幹,還要知道怎麼幹,這一點我們在農業高校裏是走在前列的。從生産到管理到銷售,學生們全流程參與,理論和實踐能很好地結合。”
熊仁次説:“南疆作物主要是棉花,我們專門有一個棉花班。我們和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合辦,專門為棉花全産業鏈來培養人才。花卉觀賞區裏的花是老師、學生一起種的,有興趣的學生每人育1000株以上,種好了賣給後勤,解決了校園美化的問題。”
全程管理 技能提升收穫多
園藝林學系副教授張娟從2009年開始帶實訓課,説起自己帶實訓學生,她的眼神裏透著興奮和自豪:“我們的實驗田建校時就有了,是我們的老傳統。從種到收到賣,全流程進行。通過實習,學生們的種植技術、團結協作、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經營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比如種菜時遇到病蟲害,他們得了解怎麼防治,也了解了很多農藥知識。感性的了解配上理論課,專業老師一一分解講解,知識掌握得更牢靠。”
園藝20—2班的侯毅興指了指自己小組的油麥菜地説:“我們自己翻地、施肥、播種,開始兩天熱情很高漲,第三天就覺得有些乏了,但看著菜長勢好就有了成就感,我們小組已經賣了接近1000元。”問起種菜時能否用到所學知識,他説:“一開始播種,我們不知道是條播出苗效果好,還是穴播效果好,我們就做對比試驗。發現穴播的大部分種了第二次,而條播的沒有問題。課堂上老師也講,但沒有這樣對比的印象深。”
同班的李小梅還特地讓記者品嘗了她們小組種的黃瓜:“我們施的農家肥,一桶桶提過來的。我們組人多,大家精心管理,所以能獲得大豐收。種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最後特別快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她興奮地介紹自己的“經驗”。
説起這種培養方式的好處,熊院長説:“經過這樣的教學,我們的學生下到田裏就能幹,不需要經歷技術再接受的過程,不用再‘師傅帶徒弟’。有一年我到25團焉耆墾區,他們説我們的學生來了就可以幹,是優秀的農業生産技術員,這全是因為我們按本地特色培養學生。”
立足南疆 面向市場銷路廣
植科院的試驗田可以種菜吃,生科院的實驗室可以做酸奶,還有各種新疆本土食品。塔裏木大學生科院副院長、食品科學系負責人侯旭傑説:“學生大二在實驗樓實習,大三到企業實習,我們實習的基地在新疆有幾十家,基本上要待一個假期。我們也經常請企業來交流,及時調整我們的培養方案。”
食品品質與安全19—2班的張軍説:“平時上課主要靠書本,在實際生産線上可以自己動手,老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完成工作,我們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生産工藝和加工流程。比如慕斯萊斯、‘馕坑四寶’,都是當地特色美食,以前就靠師傅帶徒弟傳下來,全憑經驗而且很不衛生。我們把生産過程量化、工藝化,做得更科學,推動了民間生産工藝的傳承和市場化。”
塔裏木大學教務處處長石長青説:“我們的專業設置有三個方面的特色和優勢,一是接地氣,所設專業主動適應産業結構調整,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聯繫緊密;二是實踐性強,專注于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生産問題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強,專業的市場需求大,就業率高;三是複合性高,重視專業交叉融合及人文素質培養,使所培養的學生‘強專業、懂經營、會管理、能創新’,教學實踐環節的設置就是其中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04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