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上探“有色
從湖北銅綠山,經江西銅嶺,到安徽銅陵,長江流經之處,也劃出了一條中國冶銅史的軌跡。
煉出新中國第一塊銅錠的銅陵有色,與馬鞍山鋼鐵一起,被稱作安徽工業的“鐵壁銅墻”。“先有銅陵有色,後有銅陵市。”銅陵有色集團公司黨委委員、股份公司總經理蔣培進所言不虛。
然而,歷經數千年開採,銅陵市已被列為資源枯竭城市。長期開採與冶煉累積的環境問題,不容掉以輕心。在資源短板和環境壓力面前,伴隨共和國一起成長的銅陵有色,能否經受高品質發展的檢驗?
對於水污染防治,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員工倪軍很有信心。他説,現在廠區已經可以將雨水、生産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冷卻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目前水迴圈利用率在97%以上,全廠已經沒有生産性廢水排污口。未來我們還要把新水補充量降得更低,把污水回用率提得更高。”
對於選礦車間主任劉國林來説,他的工作是把熔煉爐送過來的冶煉渣“吃幹榨盡”。冶煉渣在選礦車間被研磨成粉末,經過泡沫浮選技術,再次回爐重煉。劉國林説,經過這道工序,含銅量約為1.8%的冶煉渣,最終變成含銅量僅為0.25%的尾礦,每年因此可以回收1.9萬噸銅。就連尾礦也會被水泥企業買走,作為高檔水泥的添加劑。
二氧化硫,銅冶煉企業常見的污染氣體,也是一些廠區刺鼻氣味的來源,但金冠銅業有一支厲害的“捕硫”團隊。在熔煉爐上方,一根管道蜿蜒數百米,一直延伸到廠區另一角的硫酸車間。車間的廢酸工藝員王賢,每天的工作就是提高含硫廢氣變成硫酸的效率。他説,經過凈化、除霧、乾燥等流程,金冠銅業的硫元素總捕集率高達99.97%以上。
全國第一家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已經在2008年列入落後産能徹底關閉。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第二冶煉廠于去年4月永久關停。“工藝升級、環保減負仍是迫切任務。”蔣培進説,今年7月,環保風險較大的金口嶺礦區也已停産。
關停落後舊廠,在新廠進行“三廢”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成為全國創新型試點企業以及首批迴圈經濟試點。
銅陵有色最初從礦山起步,當礦山資源枯竭,冶煉和加工便成了重點。蔣培進説,進一步延長銅冶煉、加工産業鏈,瞄準中高端,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鋰電池用銅箔,厚度只有幾微米,卻是電池的重要原料,也是高附加值的銅加工産品。“加工費用達到過每噸3萬至4萬元,超過了一噸原料的價格。”蔣培進説,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蓬勃發展,銅箔産業迎來了重要機遇。
銅陵有色下屬的銅冠銅箔有限公司銅陵生産基地,比頭髮絲還薄的鋰電池銅箔,在燈光下發出紫紅色光芒。生産基地某工場副場長李廣勝説,從9微米到8微米,再到6微米,目前企業生産的銅箔厚度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鋰電池用銅箔越薄,電池能量密度也越高。”
“這是C7025,這是C14415,這是C7701……”銅陵有色下屬企業金威銅業高級技術主管易志輝,對企業生産的各類牌號的銅合金如數家珍。在過去,高性能合金尤其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性能合金,是我國銅加工業的一個短板。“目前國內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合金牌號還不多,但我們現在也生産出了厚度0.5至3.0毫米、最大寬度1220毫米的系列銅帶。”易志輝説。
目前,銅陵有色已和銅合金研發領域的高端人才高維林成立了合資企業,共同研髮尖端銅合金材料。“我們的目標是研發一代、量産一代、儲備一代。”高維林説,“目前在某些高端銅合金製造上,我們已達到業界領先水準。未來將看到更多高端電子設備使用國産銅合金製品。”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