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斧頭種核桃 雲南生態扶貧"砍山"變護山 青山變金山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大理洱源7月29日電(記者 程婷)“以前村民都靠上山砍木材、賣木材為生,上千畝的原始森林都被砍光了。”談起這些年的變化,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崇仁村黨總支書記尹相明告訴記者,如今村民不僅生活條件好了,收入提高了,生態環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66歲的尹相明感慨,那時候家家戶戶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斧頭,老老小小都在山上砍,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光,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破壞。這種情況直到1999年退耕還林政策出來後才停止。後來,有人開始在荒山上種核桃樹。
而在政府部門的鼓勵引導下,崇仁村村民的斧頭用得越來越少,核桃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如今整個村莊的核桃種植面積已經達七八千畝,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了核桃。
“經過十多年的生長,如今核桃樹都挂果了。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村民們就開始賣核桃了,一斤能賣六七塊錢。到了農曆十一,還沒有賣完的核桃會被剝成核桃仁賣,一斤能賣10元到12元一斤。”尹相明説,“種得多的農戶,一年賣核桃能收入七八萬元。”
尹相明介紹,崇仁行政村下轄9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947戶、3402人,其中勞動力2503人。2014年以來,崇仁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168戶625人,到目前,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戶24人未脫貧。幾年間崇仁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大進展,貧困發生率降至了0.71%。
如今,崇仁村周圍的山又綠起來了,種核桃帶來的收益成為崇仁村民經濟收入中重要的一部分。靠山吃山,漫山的核桃樹不僅讓村民們的錢包也鼓起來了,也讓他們生活在滿眼蒼翠的綠色生態之中。
7月25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路主題活動雲南站在瀘水啟動。在隨後幾天的採訪活動中,記者發現雲南多地將扶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美結合到一起,形成了在保護綠水青山中精準扶貧的生態扶貧新模式。
“洱源縣煉鐵鄉紙廠村是一個典型的彝族支系諾蘇聚居村之一,海拔2900多米,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生産力低下,屬於高寒特困山區。群眾隨意毀林開荒,山區森林資源嚴重被破壞,群眾生活廣種薄收。”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採訪時,洱源縣縣委副書記、扶貧總隊長龔飛向記者介紹,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起來後,紙廠村引進一家食品公司,在紙廠村種植山崳菜(芥末),成立專業合作社。在“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下,企業給予保底價收購,貧困戶參與,合作社統一加強管理,既保證了品質,也暢通了銷路,山崳菜收益成為了紙廠村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龔飛説,目前,紙廠村山崳菜種植面積已達1240畝,遠銷日、韓等國家,畝均收入達5000多元,帶動合作社近400名社員收益。“貧困群眾自從加入合作社種植了山崳菜,家庭的收入及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紙廠村山綠了、水清了,真正實現了由過去靠毀林開荒填飽肚子的局面,向綠色生産致富的轉變。”龔飛表示,紙廠村經濟總量已從2013年581萬元發展到2017年1250萬元,同時每人平均純收入從3100元發展到5704元,貧困發生率則從30.83%降至2.38%。
同在洱源縣,天馬山脈中部高寒山區,海拔2500-3050米,土地貧瘠缺水,傳統産業以馬鈴薯、大白蕓豆粗放種植為主,可謂“砍倒一坡收穫一鍋”,人力投入大、産出效率低、生態破壞重。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洱源縣起勝村依託滬滇互助項目實施,探索實施“生態+”産業發展模式。“我們發展‘林下經濟’套種馬鈴薯,當年産值達24萬餘元,144戶農戶受益;實施退耕還林綠化項目,種植華山松1768.8畝,套種前胡等中藥材210畝,産值達120余萬元,帶動80余戶脫貧致富。”
“在這個過程中,群眾的收入水準提高了,觀念也從‘砍山’轉變到了‘護山’。”龔飛介紹,與此同時,為推進生態補償脫貧,洱源縣探索出了‘以濕養濕’的模式,引導群眾種海菜增收;並且優先聘請貧困戶擔任環保員、保潔員、管水員、護林員,不僅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也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
如今,“林上果子”、“林下菌子”、“林間藥草”的立體生態經濟格局已經在洱源形成,嚴禁亂砍伐、毀林開荒、伐木燒炭等村規民約和巡山制度也建立了起來。龔飛説,洱源實現了以往“砍樹、燒山、賣柴”到現在“護林、採果、補貼、變錢”的大轉變,“林子”變“票子”,“荒山”變“青山”,“青山”變“金山”,洱源人民脫貧致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