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盬子雞”背後的脫貧故事:土陶美食農家樂 看準美麗鄉村大發展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貴州遵義7月18日電(記者 謝青 趙楠)肉質細嫩的雞肉以特殊的土陶容器“盬”(gǔ)烹制,“化汽為湯、幹蒸而熟”,一道美食佳肴“盬子雞”細嫩爽純,十里飄香。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的花茂村,花茂母氏陶藝館傳承人母先才、母先剛兄弟倆以發明的特色土陶容器配以佳肴,再加上民宿農家樂率先實現了脫貧致富。提到如何敢率先邁開脫貧攻堅步伐,美麗鄉村發展為村民們吃了定心丸。
四借貸款:鄉親們都在看著我
過去母先剛曾在外省打工,每天接近12個小時的工作量勞動強度大,又攢不下來多少錢。
回到家鄉花茂村後,2014年聽聞村裏要搞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母先剛第一個舉手帶頭贊成。
“當時鄉親們還很遲疑,不知道怎麼幹?村裏説要建鄉村旅遊,大家都懷疑會有遊客來嗎?”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母先剛確實有種孤注一擲,憑著祖傳的土陶手藝,更讓他堅定是確信美麗鄉村會為村裏帶來大發展。
説幹就幹,計劃“土陶+餐飲+住宿”的鄉村旅遊發展計劃後,母先剛先要解決建設資金問題。為此,他四次前往銀行貸款,一點點地籌措資金,終於建成了以花茂母氏陶藝館為主的家族産業,經營鄉村旅遊。
花茂村的陶瓷業始於清代光緒年間,距今有140年的歷史。現在村裏依託特有的傳統陶瓷製作工藝,展現土陶製作流程,吸引遊客參觀體驗。遊客不僅能在花茂看到土罐製作工藝,還能親手體驗土陶製作,花茂村的土陶技藝又“活”了。
産業鏈發展:全國遊客慕名而來
花茂村土陶的發展還推廣了一道特色菜─盬子雞,母先剛以自有發明的土陶容器做改良,將燉煮溫度提升至135度,只需兩個小時就能燉好一隻雞。
雞肉即原汁原味養生,又能解決溫飽調養身體,許多廣東、深圳、河北等城市遊客都慕名而來。
每年元月後至國慶節,是花茂村旅遊的旺季。母先剛的店清早就會有人來敲門預定盬子雞,直到忙到深夜10點,客人都是絡繹不絕。
最先籌建店面時貸款的50萬,不到半年就全部還清。現在店面年收入也翻了一倍。坐在家門口就脫貧致富,這在以前,母先剛是完全想不到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鄉村發展為鄉親們帶來了致富路。”
“2012年以前,村裏每人平均收入只有3000元,2012年開始,村裏實施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開始變化。依靠發展鄉村旅遊和現代農業,80%的外出務工人員漸漸地返鄉創業致富,返鄉農民工創業,又增加了村裏的變化,花茂村開始擺脫貧困。”花茂村村委會主任彭龍芬説。
通過幾年的發展,花茂村實現了田園風光、紅色文化、陶藝文化與特色高效農業的有機融合,守住了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新路,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據統計,2017年接待遊客達1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00萬元。花茂村基本實現了“村有主導産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致富技能”,外出務工農民從2000多人減少到不足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