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輝:14年創新堅守 用青春汗水詮釋工匠精神
25歲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6歲成為高級技師,29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0歲獲評河南省首批“中原大工匠”,31歲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團十八大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工作以來累計完成公司科技項目53項、製作工裝106套、累計創造經濟價值近千萬元……胡中輝説,“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輝煌的經歷,每一次的攻關革新、每一個成果都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我從17歲開始工作,這14年間就是一個奮鬥的過程。”
初學車工:“當時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由於自小家庭條件不是很好,2001年,中考失利的胡中輝放棄復讀,聽從家人的安排進入平頂山技師學院學習車工技術,“他們認為孩子學一門手藝,將來好找工作”。
然而,那時的他對於“車工”這個名詞沒有任何的概念,“當時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胡中輝説,“後來我到車間一看,噢,原來這個大‘鐵疙瘩’就是車床啊!”
那時候的胡中輝是班裏年齡最小、力氣也最小的學生。“當時我們班就有同學嘲笑我説,你連車床的一個部件都拉不動吧。”胡中輝回憶起剛入學時的場景,他説,當時自己就在心裏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好技術,“還不一定誰學得好呢”。
就這樣,他沉下心來踏實努力地學習技術。上機床操作實習課時,很多同學都偷懶,拿著考試卷和練習件不願意去練習。每當這個時候,胡中輝就拿起他們的考卷自己練習起來,“我正愁沒地方練手呢。”他説,只有多練,才能看出來自己的加工哪有問題,才能讓自己的技術更加熟練。
好學好練、努力勤奮,在技師學院學習的三年時間裏,胡中輝的成績從未跌出過班級前三名。
立鴻鵠志:勤奮汗水澆灌出來的年輕工匠
200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胡中輝被推薦到一家企業工作,並於次年進入平高集團,成為一名普通車工。雖然身在充滿油污和噪音的一線崗位,但胡中輝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技術的創新與鑽研。
進入平高工作的他很快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和目標。當時集團裏有一位同事是全國車工比賽的第二名,同時也是全國勞動模範和人大代表。“都是從基層出來的,我那時候就想,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去追求、去探索,也取得這些成績呢?不説超越人家,但也希望能夠取得一些成績。”説到這裡,他抬起頭自信地笑了笑,“青年人,要立鴻鵠志嘛!”
胡中輝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他虛心地向車工班組的老師傅們學習請教,工作勤奮而努力。有時候別人都休息了,他仍在車床邊鍥而不捨地練習。工作以來,他記錄的工作筆記有20多本,加班超過1.6萬小時,完成工時比達到300%--相當於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是別人的三倍。
用勤奮汗水澆灌的種子終究會得到收穫。2007年,胡中輝在平頂山市舉辦的職工技能大賽中成績名列前茅,次年又在市裏舉辦的另一場比賽中一舉奪得冠軍,成為平頂山市的“車工狀元”,同時被授予技師稱號。
胡中輝説,這對於當時剛工作不久的他來説“簡直是莫大的榮譽”。後來,他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全國第五名、團體第二名,突破河南省歷史成績。緊接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接踵而至,然而他從未停止努力的步伐。
不僅在工作實踐中苦練技藝,胡中輝還十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他説,“感覺以前學習的知識滿足不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有著強烈求知欲的他開始自學大專課程,緊接著又完成了本科學業。
從當年“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的“小白”一步步成長為如今的技能大師,14年間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他腳踏實地努力奮鬥的見證。
“每個人首先要有自己的理想,樹立一個人生目標,這個理想你可以不跟別人説,但自己一定要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地努力前進。”胡中輝説,“年輕人一定要踏實努力,不要搞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要流於表現,扎紮實實地用心去做,才能幹出一番成績。”
新時代工人:傳承創新工匠精神
“我們來自基層的工作者,並不是需要追求多麼高大上的科研項目,就是立足本崗,做一些工藝設備等方面的改進以解決實際生産中的難題,這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胡中輝説,“創新無大小,我感覺基層工作同樣應該無處不創新”。
作為裝備製造業的基層産業工人,胡中輝先後攻克了百萬伏支架焊裝、活塞桿裝配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技術難題,為國家重點特高壓工程提供高品質産品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研製出的動平衡配重工裝、內外螺紋裝夾工裝和專用精密深孔加工刀具,加工精度能保證在0.01毫米以內,比一根頭髮絲還細。
除了個人不斷地創新進步,胡中輝還帶領一群年輕的夥伴們一起在技藝創新上攻堅克難。2017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中輝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成員是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青年“創客”。
“每個人都帶著一身的榮譽”,胡中輝説,工作室的成員都是在各項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年,全部擁有省級技術能手以上的榮譽。他們曾多次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全部獎項加起來有近200項。
“在保持原有技能優勢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創新研究,多解決實際問題、多出成果”。目前,這個誕生不到兩年時間的團隊已經擁有4項省部級以上的科技獎項,5個發明專利,發表論文2篇。
除此之外,團隊還延續了傳統的“師帶徒”的技藝傳授方式,胡中輝一個人就帶過25個“徒弟”。“不僅要個人進步、團隊進步,還要帶著更多的人一起進步。”他説,“我們青年工人從老一代工人的手裏接過這個接力棒,所以也要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年輕的工人。工匠精神是需要傳承的,這不僅是責任和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在胡中輝看來,工匠精神就是“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在工作的過程中精益求精,做到專心、專注、追求極致。他説,“我們新時代的工人不再是苦臟累的代名詞,只要肯努力、敢創新,同樣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進入新時代,我們廣大青年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奮鬥平臺。乘著時代的東風,我們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奮鬥實幹,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胡中輝充滿信心地説道。(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葉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