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眼中的發展根基,應該這麼夯實
“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眾多場合多次論述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的重大意義。總書記指出,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要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
如何夯實實體經濟這個總書記眼中的發展根基、推動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2018年第13期《求是》刊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的文章《從國際視角看我國製造強國建設》為我們作出了深入闡釋。求是導讀梳理要點如下↓↓
國際背景:競爭新格局已經形成
1國際分工格局正在加速重構
發達國家製造業最突出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科技創新能力,研發活動聚焦于高科技領域;發展中國家依託低要素成本,中低端製造業向其轉移明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製造業領域的分工格局正在加速重構。
2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大勢難改
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將“製造業回歸”作為應對危機的戰略選擇,試圖以製造業的振興擺脫危機,努力搶佔新一輪産業競爭制高點。儘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長期看,發達國家服務業比重上升、工業比重下降的“去工業化”大勢難改。
3發展中國家“脫實向虛”趨勢加速
從新興市場國家的情況看,金融危機加速了這些國家“脫實向虛”的趨勢,一些國家掉入了工業化“未完成”而製造業比重“先降低”的陷阱。
國內背景:挑戰與機遇並存
1工業化歷程創造世界奇跡
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是我國40年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40年來,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和第一製造大國。
2工業及製造業比重下降偏快
伴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工業增速合理回落總體上是合乎規律的,但也要看到工業佔比回落過快所表徵的“脫實向虛”傾向。
這既有加快經濟結構優化、轉向服務主導型經濟的正面因素,也有做實業太難、金融服務不到位等負面因素,值得警惕。
3貿易保護主義構成現實挑戰
發達國家試圖通過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長期保持製造業高端領域的競爭力,遏制後發國家躋身高端製造領域。
我們要堅定中國製造業走高品質發展道路、加速製造業産業升級的決心,依靠自主創新,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何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1推動我國製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要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將開放倒逼和合規支援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我國高端製造業加快發展和整個工業轉型升級。
2鞏固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地位
既要順應産業結構演進大勢,更加精準地促進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也要珍惜和發揮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和形成的産業基礎,爭取我國製造業佔比在2035年以前都保持在20%以上。
3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
要積極推動技術、資金、人才、服務向實體經濟匯集,加快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這是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