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定文化自信要處理好四對關係

2018-07-03 15:4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龍獻忠(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南文理學院校長)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把堅定文化自信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講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源於中華優秀文化的豐厚滋養,源於對人類文明的吸收借鑒和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動力,是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時代體現,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精神指引。這就要求我們在新時代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處理好科學與價值、主導與多樣、本土與外來、批判與包容四對關係,從而為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強有力的引領和支撐。

  1.科學與價值的關係

  科學性也即真理性,是指人們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從真理。這個過程要求人們充分發揮認知理性,運用科學的方法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獲得科學性的認識。價值性即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內在尺度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適合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説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説服人。”什麼樣的理論才是徹底的呢?説到底是科學的理論。科學是衡量一種文化是否先進的根本尺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所以能永葆活力,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建設一直堅持高舉馬克思主義這面旗幟。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華文化注入了先進的思想內涵,中國人民獲得了科學的思想武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文化建設,才能有效引領各種社會思潮,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同時,價值導向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所在,如果缺乏了價值屬性,這樣的文化就只能是空洞的理論堆積,完全失去了生命力和意義。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科學與價值之間存在內在關聯。一方面,兩者是有區別的,科學回答的是文化內容的真假問題,價值回答的是文化的導向與評價問題。另一方面,科學與價值又有機統一,不可分離。科學是價值的基礎,價值內含於人類的科學認知活動中,人類的認知活動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價值的評判。因此,在推進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把科學原則和價值原則統一起來,既要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邏輯聯繫,又要明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從而使人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2.主導與多樣的關係

  任何社會、任何國家的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體、多樣共生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強化主導、壯大主流。主流文化構成一個社會思想文化的中樞和支柱,它是引導人們行動的風向標,是支撐社會的穩定器。在我國,主流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馬克思主義是構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鮮明底色”,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價值性是支撐文化自信的強大基礎。其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主導性的。這也強調了主流文化只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能搞主流文化多樣性,否則整個文化體系就會陷於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訊革命化,不同國家之間的頻繁交流和互動成為常態,各種文化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可避免,因而,越來越多的個人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呈現出多樣性的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文化多樣性定義為各群體和社會藉以表現其文化的多種不同形式。可以説,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文化擴張、文化入侵更加隱蔽,意圖削弱我們民族和國家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毫不含糊,毫不動搖。但同時,堅定文化自信也要明確,堅持主流文化的主導性與承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有機統一的。

  對於文化的主導與多樣之間的關係,我們應該辯證地看。主流文化對於多樣性的文化具有引領、整合功能,而多樣性的文化對於主流文化則具有促進、補充和完善作用。一方面,只有貫徹“雙百”方針,保證多樣文化平等地自由地展開爭鳴交鋒,才能激發創造精神,拓展文化視野,繁榮和興盛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避免思想文化上的混亂。總之,處理好主導與多樣的關係,也就是要處理好“一”與“多”的關係,要堅持以“一”導“多”,以“一”帶“多”,並最終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從而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主流文化。

  3.本土與外來的關係

  文化的本土與外來的關係,也即是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的關係。文化的本土特質是文化活力之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要推進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就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特質,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但本土化不是民族保守主義、排外主義或夜郎自大,更不是謀求民族文化霸權,而是相容並包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長,以自己民族的形式加以改造,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始終具有中華民族的特色,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

  當代中國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基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最本原的是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認同,最根本的是基於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追求。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沒有割裂傳統,沒有忘記本來,它是從歷史的深處走出來的,根植于中華文化的豐腴沃土,深刻地呈現出中華民族的優質基因,凸顯著民族特性。同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開放不僅意味著向歷史開放,向實踐開放,也包括向其他國家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價值觀念吸收了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載的共同價值,因此,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外來優秀文化成果,是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必然要求。

  為此,我們必須處理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本土與外來的關係。一方面,應堅定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理念歷久彌新,仍然對現代道德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提供著經驗借鑒和智慧啟迪。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以和為貴的處世哲學,天下大同的高遠追求,修身養性的道德型塑等。另一方面,應該對世界優秀文明成果進行吸收借鑒。“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人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毛澤東同志曾強調文化建設既要堅持“古為今用”,又要堅持“洋為中用”。文化自信本質上是應該兼收並蓄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都是文化自信的顯著表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貢獻,沒有高低之別,更無優劣之分。文明之間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4.批判與包容的關係

  在哲學的意義上,批判是一種否定。沒有否定,就不可能有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化。但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不是一般意義的批判,而是一種辯證的批判,即在否定中有肯定,在批判中有包容,在變革中有繼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批判是先進文化誕生的助推器。但否定如果不包含著肯定,事物就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新事物只有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才能獲得自己生存發展的基礎。因此,文化建設的批判,要擯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擯棄虛無主義的歷史觀,堅持否定與肯定、批判性與包容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的辯證統一。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華優秀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的特質。正如馬克思曾經宣稱的那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説,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考察人類文明史,我們會發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和整合力,它就越豐富強大,歷久彌新。世界上曾出現了多種燦爛的文明,然而僅中華文明奔騰不息,從未間斷,迄今仍然迸發著旺盛的生命力,歸因于中華文明能夠兼收並蓄,熔鑄各家,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和整合力。

  歷史是一面鏡子。面對今天的經濟全球化浪潮,面對各國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態勢,要處理好批判與包容的關係,就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吸收和借鑒外來優秀文化成果的有益成分,著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也是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遵循。

  《光明日報》( 2018年07月03日 06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