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路上看之江
【光明述評】
錢塘潮涌數千年,見證了重要的歷史時刻。
這裡,曾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東南形勝、人文薈萃,既有湖山長卷,亦有江海雄風。
這裡,曾是革命紅船的起航地。南湖煙雨,牽動時代風雲;一葉扁舟,懸係華夏蒼生。
這裡,曾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義烏經驗、溫州模式、杭州樣板、新浙商故事,構成了中國改革最細膩的起筆。
同樣在這裡,進入新千年,面對改革發展的新考驗、面對中國共産黨人的新征程,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八八戰略”、提煉了“紅船精神”,高屋建瓴的思想與浙江在中國發展中的獨特角色,形成了一種歷史的相遇。
勢連滄海闊。以“紅船精神”為動力,以統籌轉型升級、生態建設、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文化建設、執政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八八戰略”為指引,中國先發省份浙江,將天然優勢轉為發展自覺、由“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悄然開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一個省域範圍內的先行探索。
十幾年後回顧,從浙江經驗到大國治理,理論鮮明的實踐性、戰略性、前瞻性一以貫之;從“八八戰略”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讓浙江獲得整體性提升的戰略思想,正為民族復興拓路開山,為“四個自信”提供堅實支點。
(一)
浙江,自古以來就在泱泱華夏佔據著特殊位置。
早在史前時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就誕生在今天的浙江大地上,華夏文明曙光初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裏,浙江沉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文脈流芳、地靈人傑。
山與海,勾勒出了浙江的輪廓,也呈現了浙江的氣質:山峻谷深的厚重深沉,追波逐浪的上下求索。尤其是近代以來,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浙江成了弄潮兒。“祖國沉淪感不禁”的胸懷,“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氣魄,敢為人先的浙江,在中國革命解放進程裏格外突出。
因此,馬克思主義的火種率先在浙江這片土地上燃起,就變得如此自然而然。
在義烏,陳望道完成了《共産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譯本,翻譯中“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説味道很甜”,讓共産黨人“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流傳史冊。在嘉興,十幾位中國共産黨人相會在南湖的一葉扁舟裏,完成了中國革命中開天闢地的大事件,為中國未來翻開新篇。
這一葉從嘉興南湖駛出的紅船,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一路在時代大潮中劈波斬浪、馭勢而行。80多年後,之江大地改革潮涌,面對每人平均GDP逼近中等收入門檻、一般製造業瓶頸臨近、粗放型生産環境壓力開始顯露的發展境遇,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先後提出了“八八戰略”和“紅船精神”,交出了浙江的又一頁歷史答卷。後者,首次提出並闡釋了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將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濃縮進了深邃的理論表達;前者,則精準研判浙江八個優勢、切中肯綮提出八項舉措,構成了具備戰略格局、世界胸襟、系統方法、卓越追求的宏大部署,為浙江邁入發展新境提供了實踐指南。
對共産黨人初心的回溯、對改革發展前景的求索,同時出現在之江大地上,看似巧合,實則必然。“紅船精神”的傳承需要在實踐中動態實現,而“八八戰略”正是進入新世紀的浙江對“紅船精神”的踐行。
——“八八戰略”以超前眼光總攬全局,在發展難題演變成發展困境之前,以先手棋姿態尋找破解之道,這是對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的繼承;
——“八八戰略”用歷史眼光看問題,以久久為功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是對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的呼應;
——“八八戰略”立足於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立場,圍繞提升人民福祉部署落實,這是對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的再次彰顯。
賡續浙江人民勇立潮頭的傳統、擦亮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的初心,鑒往者以通古今、循精神以謀事業,內蘊“紅船精神”的“八八戰略”,由此激蕩起之江大地的最強音。
(二)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八八戰略”為十八大後黨中央治國理政提供了經驗啟示,浙江樣本為中國故事提供了書寫素材,從郡縣治到天下安,背後有著一以貫之的思想和邏輯。
15年前,浙江全省每人平均GDP達到兩萬元人民幣,逼近每人平均3000美元這一中等收入門檻;黨的十八大後,中國能否以巨大的人口體量邁過中等收入階段引發世界關注。
15年前,浙江承載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走在前列”的期待;黨的十八大後,中國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
15年前,“八八戰略”為亟須轉型升級的浙江打開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同樣為“三期疊加”、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中國開出新路。可以看到,“八八戰略”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經歷了實踐檢驗與理論昇華之後,已經構成十八大後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的源頭活水。而其所內蘊的“紅船精神”,則與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形成了歷史的呼應。
從“美麗浙江”到“美麗中國”,從“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國”,從“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國”,從“海洋強省”到“海洋強國”,一省經驗上升為中國故事,浙江改革發展的水準,成了一把丈量中國現代化的尺子;
從浙江策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已成為中國綠色發展的時代主題詞,它帶來了發展觀上的深刻革命,為發展價值論補足了關鍵一維,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指明瞭現實路徑;
在浙江形成的處理“兩隻手”關係的重要思路,呈現在了今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決策中,形成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識的新境界,深刻把握了市場功能和政府角色的辯證法;
從《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到《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從之江大地到中華大地,中華文化主體性日漸凸顯,文化自信正為當代中國社會注入深沉的精神力量……
高品質和可持續的統一,社會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雙贏,軟實力與硬實力的匹配,先發地區與後發地區的統籌,經濟與民生的共進,法治與人文的和諧,社會發展與人民獲得感的共同提升——“八八戰略”繪就的全景式改革畫卷,以更恢宏的氣勢呈現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凸顯出新發展理念五個方面的內在統一性,為新時代無數精彩的中國故事寫下了序章。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八八戰略”,正印證了這句話。
(三)
時代出卷,人民閱卷。中國共産黨人始終走在“趕考”路上。
從西柏坡到天安門,從革命黨到執政黨,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溫飽到小康——歷史的崇山峻嶺當中,中國共産黨人劈山斷水、鋪石開道,不斷回答時代為中華民族持續設置的議題,一路留下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路標。
當人類進入新千年、中國改革進入第三個十年,新的“趕考”已悄然開啟,中國先發地區率先應考。“八八戰略”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被提出,以一整套以人民為中心的系統發展思想,打破了長久以來地方發展的路徑依賴,使浙江發展翻上了更高境界,用全新解法回應了時代考題。
15年間,浙江全省GDP和每人平均GDP增長均達到4倍以上;15年間,浙江完成了第三産業比重首超第二産業的關鍵性跨越;15年間,浙江一躍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鎮,構建了突破傳統增長模式的新引擎;15年間,浙江各級政府持續推動效能革命,“四張清單一張網”、“最多跑一次”改革、“楓橋經驗”的提升、“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已成為足以表徵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的經驗。15年後,當浙江當年的“趕考”已經擺在中國大多數地區面前,當推動“浙江號”的力量已經淬煉提升為推動“中國號”的思想,長時間遠距離的焦距之下,“八八戰略”的歷史性意義更加明晰地展現出來。
從中國共産黨97年的歷史中凝視,“八八戰略”是“趕考”中的一頁珍貴答卷。它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旨歸,呈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趕考”意識、“趕考”魄力和“趕考”智慧;它以回答發展之問為使命,展現了人民情懷、貫穿著自覺自信、體現著問題導向、充滿著擔當精神。可以説,它既是中國共産黨人在人民面前上交的“趕考”答卷之一,也是數十年來中國共産黨人的“趕考”精神在浙江的顯現。
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內觀察,“八八戰略”為新時代中國提供了浙江實踐、浙江經驗、浙江樣本。它以馬克思總體方法論觀照中國現實,其邏輯和思路立足浙江、延伸至整個長三角,並繼續呈現在今天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中,凸顯了對改革發展的戰略思考和整體設計。因為創新性和系統性,它為中國其他地區應對“成長煩惱”提供了解決思路、提供了思維方式;因為實踐性和時代性,它為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帶來了堅實支撐。
錢塘大潮涌動,留下幾多動人心魄的景觀。浪頭高起,如時代的審視;濤聲陣陣,有歷史的問答。
十幾年後再回顧,時間已經充分證明,“八八戰略”不謀一時、不為一事,而是為浙江發展留下了長遠性的、全局性的擘畫;“紅船精神”不僅是對中國革命源頭精神的歷史回溯,更是對今天走好新長征路的指引。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當新時代的考題已經鋪陳在中國共産黨人和億萬人民面前,浙江實踐,將賦予更多人不忘初心、勠力向前的力量,將為應對中國在新時代更大的“趕考”,帶來定力與耐心。
歷史即是底氣。這,正是我們駐足回看這兩個時間節點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