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魅力港城新航程
青島是鑲嵌在中國海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和諧友善的文明港灣,也是山東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龍頭。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已經成長為一座富有活力、時尚美麗、獨具魅力的國際化城市。
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即將在青島召開,與會各國將就完善全球治理、鞏固多邊貿易體系等問題發出響亮聲音,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上合力量”。著眼新時代,形成新共識,繪製新藍圖,上合組織發展壯大新征程將從青島啟航。
創新要素高度集聚
青島是一座創新之城,整座城市充盈著盎然生機。在青島,國家和省、市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達到1000余家,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試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首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兩大國家級創新平臺都在青島開花結果。
在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世界動車小鎮核心區,投資600億元的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正在建設中,首批簽約的5個項目已經入駐。“到2020年,動車小鎮區域內軌道交通全産業鏈産值預計將達1200億元以上,青島市軌道交通全産業鏈産值預計將達1500億元以上。”城陽區委書記王波説。
青島是一座品牌之城,一大批知名企業在這裡萌芽成長,發展壯大。他們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在自我否定甚至顛覆式創新中常葆活力。以海信為例,以家電業起家的海信如今正成為城市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的專家。“1998年成立至今,海信網路科技公司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已應用於中國100多個城市,包括28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大量城市建設實踐證明,海信在緩解城市擁堵和保障城市安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已經成為城市的‘擁堵剋星’。”在海信研發中心,海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岩松告訴記者。2018年,在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全國排名前三的擁堵緩解城市有2座城市與海信的智慧交通建設有關。擁堵緩解排名第一的青島,擁堵程度已經連續兩年大幅下降。
青島是一座人才之城,優良的科研環境和産業環境,吸引了國內外人才到此工作生活。今年,青島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80萬人,連續7年被評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在位於青島市李滄區的青島國際院士港,已有108名國內外知名院士意向入駐,其中外籍院士79名。袁隆平、陳璞等14個院士項目已落地運營,9個項目已出産品、見效益。
“李滄區把加快打造青島國際院士港作為融入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支撐點和主平臺,把加快院士科研成果轉化擺在首位,在已經落地運營14個院士項目的基礎上,到今年底爭取達到30個以上,推動院士科研成果與本土企業轉型升級相結合,努力培育百億級産業集群。”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説。
藍色戰略領跑國際
青島地處黃海之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區位條件優越。《青島市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確立了建設“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産業的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範區”這一發展定位,藍色引領成為青島市的主導戰略。
青島的海洋科研實力雄厚,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
青島規劃建設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國字號”海洋創新平臺,嶗山區海洋生物特色産業園、高新區藍色生物醫藥科技園等13個海洋特色産業園規模不斷擴大、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加強,海洋經濟優勢日漸凸顯。2017年全市海洋生産總值實現2909億元,同比增長15.7%,拉動全市生産總值3.9個百分點,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26.4%。
走進位於青島市即墨區藍谷的國家深海基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正在車間裏進行技術性能優化升級,這個創造了世界上同類型潛水器最深紀錄的功臣正蓄勢待發,為下一個任務積蓄能量。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維護車間,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告訴記者,自海試以來,“蛟龍”號共成功下潛了158次,總計歷時557天,總航程超過8.6萬海裏,實現了100%安全下潛,取得了豐碩的深海科考成果。
“現在,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已投入使用,我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製工作也已經啟動,預計研製工作將於2020年完成。”丁忠軍説,為進一步推動實現“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我國必須建造更多面向科考、資源開發、救助打撈、深海探險、電影拍攝、觀光旅遊等多個領域的深潛器,打造陣容強大的“蛟龍”家族。
“我們最近又刷新了一項世界紀錄。”在海洋國家實驗室水下滑翔機研發實驗室,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研究員楊紹瓊興奮地對記者説,“我們自主研發的‘海燕’萬米級水下滑翔機順利在馬利亞納海溝完成了潛海測試,根據記錄分析,最深的潛水深度達到8213米”。水下滑翔機是一種新型的水下機器人,利用凈浮力和姿態角調整獲得推進力,能源消耗極小,十分適合長時間、大範圍的海洋探索需求。“現在水下滑翔機可以深潛到8000米級,標誌著我國在深海觀測方面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將引領中國在深海無人裝備方面的發展。”楊紹瓊説。
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這幾天,一首名叫《青島》的歌曲刷了屏:“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永恒的符號,那一條亮麗的海岸線把幸福纏繞。”歌詞將青島的秀麗風光、宜人景色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近年來,青島各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把青島建成天藍、地綠、海凈、水清的美麗家園。2017年7月,青島開展“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建設美麗青島三年行動”,重點聚焦城市運作與保障、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城市綠化、河道疏通與岸線美化、市內交通道路及周邊環境亮化美化等方面。行動開展近一年,青島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改善提升,展現出了全新面貌。
青島市嶗山區從小麥島到極地海洋世界一線閒置多年,臟亂差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整治,在美麗青島行動中,嶗山區集中力量,破解了多種難題,如今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段風景優美的濱海步行道:清澈的海水、乾淨的海灘、平坦的木棧道、瀝青鋪就的迷你馬拉松道、寬闊的綠化帶、各色雕塑等,組成了一幅長長的畫卷,向遠方延伸。“這段濱海步行道打通後,嶗山的濱海步行道一直延伸到八水河風景區,岸線長約33.4公里,將成為青島風景最美的濱海步道。”嶗山區環衛園林總公司徐歡歡説。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召開在即,會議場館更是將青島的時尚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張江汀介紹,青島緊緊圍繞“世界水準、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的辦會目標,注重彰顯特色,在會場選址、場館規劃設計、裝修裝飾、文藝演出、藝術創意設計等方面,精心謀劃、精雕細琢,將中華傳統文化、“一帶一路”倡議、山東和青島特色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
張江汀表示,會場所在的奧帆基地是青島“山、海、城、灣”融為一體的標誌性景觀,主場館外形設計寓意“騰飛逐夢、揚帆領航”,宴會廳主體造型如海浪中的風帆,契合“山水一體、海天一色”的場地環境,富有海洋特色。目前,峰會場館建設改造全部竣工並完成壓力測試,1萬多平方米、可容納3000多人的新聞中心已開始試運作,會議、醫療、車輛等各項服務保障已全部到位。美麗青島將以嶄新面貌擁抱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也將成為上合組織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上海精神”將在青島綻放更耀眼光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