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做好“牛”文章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央視網消息:有兩種味道,48歲的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上高橋鄉大寨村黨總支書記丁琪難以忘懷——窮的味道和本地黃牛肉的味道。
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是昭通市大關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當地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最廣的鄉。平均海拔1880多米,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讓很多居民選擇外出打工。
上世紀80年代,丁琪也走出了這裡,但他立志定要回來建設家鄉。
“那個時候基礎條件非常差,也沒有任何産業。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夠在我們的家鄉悟出一個什麼産業來,自己成功了以後能夠帶領鄉親父老、各族群眾一起發家致富,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丁琪説。
1996年起,丁琪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掙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他開始思考,做什麼産業能讓鄉親們都富起來?通過學習、摸索,丁琪先後在鎮上開了第一家美發店、第一家上規模的餐廳,成為鄉里第一家獺兔養殖戶、第一家藥材種植戶……
在對當地地理環境優勢和市場行情進行研判後,丁琪決定放開手腳帶著村民們一起養牛。
2011年,揣著啟動資金,丁琪成立了“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他幫助困難群眾搭建圈舍、養殖黃牛、免費發放飼草飼料。為提高農戶養殖黃牛的積極性,丁琪還通過合作社統一發放基礎母牛,農戶養殖兩年後,再由合作社回收5000元本金;母牛産仔後,合作社按高於市場價500至1000元的價格,向貧困戶購買出欄黃牛。琦鑫合作社先後在新民村、團結村、大寨村推廣了這種互助模式,幫助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村民馬勇祥一家六口以前靠天吃飯,只能勉強滿足溫飽。2014年加入合作社後,老馬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後來加入合作社,我們也有收入了,什麼都有了。以前我們都是住的土房,後來修起大平房,安安全全颳風也不怕、下雨也不怕。”馬勇祥説。
通過幾年的發展,丁琪探索出一條“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已實現黃牛存欄4000多頭,年生産加工肉製品400余噸,年産值1600余萬元。合作社也成了“團結致富社”。
丁琪的辦公室裏,挂著這樣一幅字:“奮鬥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進。”作為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即使在病中,丁琪也思考著合作社的發展問題,他説:“我就想做好一件事,做好‘牛’文章、做大牛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