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觀光業者嘆:冬天已過,春光何時現

2018-03-22 11:0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臺觀光業者嘆:

  冬天已過,春光何時現(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馮學知

  每年春節,都是大陸游客出境旅遊的高峰期,全球各地的旅遊業者莫不翹首以盼。據最新數據統計,今年大陸春節出境遊客數量達650萬,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往年賺得盆滿缽滿的臺灣觀光旅遊業卻在今年遭遇了罕見的寒冬。

  火爆景象不再,20年來頭一回

  位於臺灣屏東縣的墾丁歷來是大陸游客鍾愛的熱門景點,旅館節假日更是常常爆滿。然而,據屏東縣觀光協會透露,今年春節假期,墾丁平均住房率降至八成,一些民宿更是只有六成,景象不復當年火爆,業界嘆“20年來頭一回”。

  臺灣旅館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張榮南在墾丁擁有一家400多間客房的旅館,用他的話説,春節前的狀況只能用“慘兮兮”來形容了。他表示,過去小小的墾丁往往會有10多萬人,陸客急劇減少後,飯店入住率也就兩三成。那些原本指望通過春節旅遊旺季改善全年經營狀況的業者,一聽説春節加班機被砍,心就徹底涼了。“我從事觀光旅遊業30多年,過去一直很樂觀,然而這兩年卻越來越悲觀。”張榮南感慨道。

  其實,春節“沒吃飽”的又豈止墾丁的觀光業者。從臺觀光部門的數據統計看,2018年春節赴臺大陸團客平均每天僅2100人,自由行旅客每天不到6000人。與2017年比,每天平均約少3000名陸客,是近五年春節假期期間陸客赴臺最少的一年。有臺灣媒體測算,如以每人每日平均消費198美元計算,春節假期將比2017年少逾1億元新台幣的觀光收益。臺當局交通主管部門相關人員表示,兩岸關係正常時,春節假期陸客平均一天來臺人數多達1.5萬人,2016年民進黨上臺後,陸客人數雖下滑,但春節期間還是明顯回溫。如今天氣漸暖,觀光業春節回溫卻遠低預期,業者只能慨嘆:冬天過去了,春天什麼時候來?

  “旅遊新南向”替代不了大陸市場

  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赴臺旅遊的大陸游客驟減。為彌補陸客不來的損失,臺當局力推“旅遊新南向”,通過免簽、旅遊補貼等措施吸引東南亞地區遊客來臺。據臺官方統計,2017年入臺境外旅客人次超千萬,與2016年基本持平。

  “堆出來的數字沒有意義。”旅行公會全臺聯會理事長蕭博仁直言不諱道。他指出,當局在統計過程中存在重復計算、牽強附會的問題,連過境旅客和外勞移工都算在了裏面,“這在以前是絕對沒有過的”。

  醒吾科技大學觀餐學院院長李銘輝表示,相較于大陸減少的145萬遊客,“旅遊新南向”帶來的75萬新增人次,還不到大陸旅客減少的一半。“至於消費貢獻,那就差別更大了,陸客團或自由行旅客都以8天7夜居多,東南亞遊客則是4天3夜。”李銘輝因此斷言,“旅遊新南向”根本無法替代大陸市場,反而由於大幅度免簽引起了不少新的社會問題。

  業界批臺當局兩岸政策拖累觀光業

  “我想了一年多,死路有十幾條,但還沒想出一條活路。”蕭博仁形容兩岸關係“以前是3公尺寬的路,現在變成不到50公分”。他表示,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拖累了整個觀光業,尤其是對陸客依賴較大的中南部地區,如果陸客能來,不光是活路而已,而且是“很寬很寬的路”。

  除了兩岸政策上的錯誤,當局在觀光旅遊政策上的不作為也令業者惱火。“臺灣什麼都一窩蜂,做郵輪,每個縣市都搶著當郵輪港埠。”臺灣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研究所所長蔣昭弘認為,當局在觀光業發展上缺乏宏觀規劃,各地競爭同質化現象嚴重。他直言,希望當局把觀光業“放在心上”,要扭轉目前狀況,應首重以吸引陸客為主、其他地區旅客為輔,找準臺灣觀光業的定位、特色及亮點。

  李銘輝也呼籲,觀光業是臺灣六大新興産業的重心,如今全世界都在尋求與大陸開展旅遊合作,臺灣怎麼能把門關起來?兩岸地緣近、血緣親才是臺灣發展旅遊業的最大優勢,維護兩岸旅遊合作才是救産業的關鍵。李銘輝説,現在臺灣旅遊産業正陷入被政治衝擊的困境,希望當局不要為兩岸民間交流設置障礙,進一步改善服務品質、釋出善意,才能實現臺灣觀光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