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軍費“密碼”,正常且必要

2018-03-12 14:33: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3月12日訊(任婧 先鶴 王倩 辰越) “住宿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電視電腦進班排,內務物品更豐富,24小時熱水保障,新修的連以下士官公寓,飯堂的條件越來越好,現在都是自助餐,菜色品種豐富……” 一説起基層連隊的變化,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的楊磊如數家珍。這是近年來軍費增加後,部隊加大推進後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條件的具體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的楊磊接受記者採訪

  根據財政部《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18年中國國防支出將增長8.1%,達到11069.51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的1.2%。兩會期間,中國的國防費問題都會成為熱點話題,雖然中國軍費問題説得清清楚楚,用得明明白白,但為何總有個別外媒要借機對中國國防預算做文章,渲染“中國威脅論”?其實,只要懂得中國軍費“密碼”,各種炒作自然休矣。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委王衛星

  關於“中國軍費增長過快、過大”説

  對中國軍費最常見的指責,是中國從1989年起連續20多年保持國防預算的兩位數增長,現在還保持一定的增幅。然而這種指責卻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實。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軍費處於低增長狀態。2018年美國國防預算相比去年增長8%,約佔GDP的3.65%,每人平均國防預算2107美元,軍人每人平均46.7萬美元。日本2018年連續第6年增長防衛預算,現已達5.19萬億日元(約合491億美元),國民每人平均371美元,自衛隊每人平均19.7萬美元。美、日國民每人平均國防預算分別是中國的15.7倍、2.77倍,美、日軍人每人平均國防預算分別是中國的5.37倍、2.26倍。

  “中國軍費增長的推動力是經濟發展,其他國家在經濟快速成長時期,軍費開支也呈連年增長之勢”,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委王衛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他分析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快速崛起,GDP已從1990年時的世界第11位上升至目前的第2位。“隨著經濟總量的躍升,中國軍費自然水漲船高。”

  西方部分人士提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軍費開支位居世界第二,且比排名第三的國家多出近一倍,顯得“過於龐大”,事實果真如此嗎?

  “中國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並不高,且呈總體下降趨勢。”王衛星分析認為,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歷史看,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其最高點在1953年,為9.1%。此後,特別是1980年以來,隨著國際環境的改善和國內工作重心的調整,軍費佔比呈現總體下降之勢,並於近年趨於穩定。2017年,中國國防預算佔GDP的1.26%。反觀美國,2017財年,其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達3.24%,遠高於中國。

  從以上兩個角度來看,中國軍費增幅和增量適度,無論從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産總值、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看,還是從每人平均數額看,中國的國防投入水準都低於世界主要國家。

  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

  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司令員吳海波

  關於“中國軍費花在哪兒了”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無論是軍隊改革,還是武器裝備現代化,都需要投入大量經費。

  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表示,中國國防費是客觀、真實、透明的 ,“增加的國防費主要用於加大武器裝備建設投入、改善訓練條件、保障軍隊改革和官兵福利待遇需要,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以海軍2017年的裝備發展為例,首艘國産航母、萬噸驅逐艦下水,國産多款新型軍艦服役等,新裝備研發發展,大大提高了海軍現代化水準。

  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司令員吳海波對此感受很深:“十八大以來,部隊的各項建設上了個大臺階,加快了部隊裝備的更新換代,部隊作戰保障條件明顯好轉,這跟軍費增加是分不開的。” 他進一步表示: “以前的欠賬太多,除了裝備方面的投入外,還增加了實戰化訓練保障經費,更多的錢和物在作戰訓練上。”

  過去幾年,中國軍隊進行了重大改革,脫胎換骨,對現有部隊進行編制體制調整和重新調防部署,對裝備研發採購、人員教育訓練以及退役安置和福利待遇與社會保險接軌等問題上的調整,同樣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援。

  吳海波説:“我們要把軍費使用好,把錢花在刀刃上,履行好新時代使命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主任胡昌明

  關於“中國增加軍費針對他國”説

  西方一些國家認為,中國增加軍費,是希望通過增強國家硬實力,伺機挑釁周邊國家,進而改變東亞地區國際格局現狀。這種説法,全然不顧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政策。

  “是否構成所謂的‘威脅’,要看我們的軍費投入和戰略方針,中國奉行的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並不搞擴張,軍費投入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現實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軍委國際合作辦主任胡昌明如此表示。

  胡昌明代表説:“中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和強大國防,是戰爭因素最大的遏制,我們軍隊和國防力量強大,遏制戰爭的力量就強大,我們的國防費投入多一點,整個世界遏制戰爭因素和不穩定因素的力量就更強大。

  中國增加軍費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統一的。吳海波代表對此表示:“我們的國防政策是積極防禦,不是擴張性,與某些國家有本質區別,我們不針對其他國家,不主動搞擴張。”

  隨著國際環境的複雜變化,中國面臨著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的巨大威脅。王衛星代表認為:“中國歷來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適當增加國防費,一方面是為了建設同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另一方面,也將對遏制戰爭和衝突、維護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重大作用。”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