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人民群眾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2018-03-06 16:21:00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字號

  讓人民群眾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政府工作報告在基層文化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中國文化傳媒網訊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渠道收聽、收看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會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引起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的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更是引起他們的共鳴。

  “‘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就是要實現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同頻共振。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幹勁更足,更有信心了。在安吉,村民和城市人一樣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而且隨著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逐年推進,越來越多的村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文化大餐。”浙江省安吉縣文廣新局局長彭忠心説。安吉縣余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讓昔日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變成了現在的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每到傍晚時分,村民三三兩兩走進影院,聊著天等待電影開場。問起村電影院的事,村民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比得上城裏的大影院!”像余村一樣,如今在安吉縣15個鄉鎮(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和206個村、社區文化活動點,這樣的場景處處可見。

  “‘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我覺得其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美好’,二是‘豐富’。‘美好’指的是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豐富’則指的是文化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山東省呂劇院院長蔣慶鵬説,觀眾尤其是基層觀眾對地方戲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在很多鄉村和社區,鑼鼓點一響,臺下的觀眾很快就“裏三層外三層”了。山東省呂劇院特別注重到基層一線演出,力求在百姓家門口提供高品質的文化服務。

  “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到‘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把人民群眾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體,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為我們的目標,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文化工作的第一標準,是提升文化發展整體水準的關鍵所在。”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張麗娜全程收看完開幕會後説,“黑龍江將深入推進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和服務,不斷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需要切實研究、了解人民群眾在新時代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的精神食糧應是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健康綠色的食糧,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進行創新的文化食糧。”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院長沈軍説,四川省曲藝研究院近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結合揚琴、清音等四川獨有的曲藝形式,創作出了一系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國家實行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以來,山西省陽泉市圖書館全年無假日免費開放。該館持續開展圖書“下鄉”活動、設立社區圖書流動站、扶持農村非盈利圖書館等延伸服務,受到基層群眾的廣泛好評。“陽泉市圖書館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知識寶庫、城市客廳和精神家園。我們要認真學習政府工作報告,把中央的精神化作每個職工的工作動力,讓文化惠民工程‘走街入巷’,切實為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陽泉市圖書館館長毛志宏説。

  河南藝術中心主任王仕俊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們要抓住新機遇,在河南藝術中心成立10週年的新起點上,結合實際、開拓創新、紮實工作、銳意進取。”近年來,河南藝術中心自主打造的十二生肖大型原創動漫人偶劇《小馬過河》《披著羊皮的狼》《猴子王》,在有效滿足孩子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廣大文藝工作者將以此為契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現在黨的領導下,各族同胞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壯美畫卷。”廣西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燕説,“廣西演藝集團將繼續走進鄉村、社區、工廠、校園、軍營等進行演出,為人民群眾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精神文化産品和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繼承革命文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在新時代繼承井岡山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江西省井岡山市文化館館長彭劍蕓表示:“我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將其融入群眾文化節目的創作和排演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使我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黨的十九大代表、國家級非遺項目侗錦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粟田梅説,“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文牙屯堡鎮坡村文化遺産保護氛圍濃厚,從事侗錦織造的有500多名婦女,擁有專業織娘和業餘織娘兩支隊伍。今後,將逐步把業餘隊伍覆蓋範圍擴大,推動非遺傳統工藝振興,促進文化精準扶貧。”

  (執筆:郭人旗,參與采寫:徐繼宏、蘇銳、張建友、付遠書、楊淵、郭志清、陳關超、郭凱倩、伍文珺、張玲)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