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鄉村教師的執著與堅守
從佳木斯驅車1小時左右便到達樺川縣橫頭山鎮中心小學。電動大門,嶄新的教學樓,操場上的雪已經被清理乾淨,學生們課間或追逐打鬧或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袁老師好”“袁老師好”……六年級二班班主任袁艷敏上完課正回辦公室,聽到學生們一句句簡單的問好,她感到特別幸福。
一名鄉村教師的執著與堅守
“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學校今年大變樣了。”袁艷敏邊走邊介紹,“這是學校新建的教學活動室,這是給每個班級配的多媒體,孩子們還有了課間餐。”
作為橫頭山鎮中心小學的一名特崗教師,從2006年畢業至今,袁艷敏已經在鄉村從教12年了,“這些年,我不僅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也見證了鄉村教育的變化。”
為了兒時夢想,她到最缺教師的村小支教
當教師是袁艷敏從小的夢想。“小時候,夥伴們在一起玩‘過家家’,我總是提出扮演老師的角色,那時候舅舅總是説:‘這小丫頭,長大了,肯定是當老師的料’。”袁艷敏説。
2006年大學畢業,正趕上黑龍江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她義無反顧地報考,到佳木斯最缺教師的萬發村小學當志願者,支教兩年。
報到時,汽車跑過崎嶇顛簸的土路,煙塵滾滾。穿過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來到長滿荒草的鄉村學校,眼前的場景讓袁艷敏有些失落。
學校的教學條件很艱苦。最原始的長條木頭桌椅,今天掉個腿,明天掉個棍,全靠教師自己維修;班級用的拖布,都是袁艷敏和孩子們用破衣服剪碎,自己捆綁的,甚至喝的水都是靠地下壓井。“我從小在城市長大,沒用過壓井,剛開始還不會用,一節課也壓不出來水,還是孩子們教我,需要先引水,才能壓出水來。”袁艷敏笑著説。
最初她對鄉村生活也有些不適應,宿舍裏,不能生火做飯,早飯晚飯只能靠麵包、速食麵解決。冬季大雪封路時,山裏不通車,學校放假,她只能留在學校,常常沒水、沒電,甚至是沒有吃的。空蕩蕩的宿舍,半夜聽著貓頭鷹的叫聲,長長的走廊,伸手不見五指,睡覺前不敢多喝水,怕半夜上廁所。
“但孩子們樸實、善良和渴望知識的眼神,打動了我,偶爾一個鴨蛋、幾個山果,他們的愛簡單而真實。”袁艷敏説。
兩年支教期滿後,當孩子們得知袁艷敏要走了,都變得沉默不語;家長們也紛紛打電話,懇求她留下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超期服務沒有工資。
“孩子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誰來管他們?”當時袁艷敏心裏特別矛盾。思前想後,她決定再留一年。
“畢業典禮上,家長們見到我就一擁而上,把我團團圍住,有的還哭了。”袁艷敏説。
“袁老師,一年沒工資,你咋不説呢?要不是校長説,我們還不知道。”“袁老師真不容易!這錢你拿著。”有的100元、有的50元,家長們把錢硬塞到袁艷敏手裏。
袁艷敏被深深感動了,和他們哭成一團,後來托校長把錢全部退了回去。但孩子們的真情、家長的認可,卻堅定了袁艷敏投身鄉村教育的心。
為了那份牽掛,她選擇留在鄉村任教
3年支教結束後,恰逢2009年,黑龍江省開始實施國家特崗計劃,袁艷敏又考到樺川縣橫頭山鎮中心小學任教。這一教,就是9年。
袁艷敏班上有個叫文秋的女孩,父母長年在深圳打工。她被寄養在親戚家裏,性格孤僻,很不合群,對生活沒信心,對學習也沒興趣。袁艷敏很著急,經常和她的父母聯繫,勸他們多跟女兒溝通。可電話打多了,他們有些反感:“袁老師,我們打工也忙,您就多關心吧!”後來,他們索性不接電話。
一天深夜,袁艷敏在批改作文《幸福是什麼》,當看到文秋的卷子時,她愣住了,忍不住拿起電話打給文秋媽媽,告訴她文秋寫到:幸福就是一家人能夠在一起!我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回來,我做夢都在想他們,可是我都不記得他們長什麼樣子了……
電話那端,文秋媽媽半天沒説話,後來聲音開始變得哽咽……
兩天后,袁艷敏正在備課,有人敲門進來,竟然是文秋的父母。那一夜,他們接完電話,決定辭工回家,陪伴在孩子身邊。
漸漸的,文秋像變了一個人,微笑時時洋溢在臉上。小學畢業時,她被評為學校學習標兵,語文得了年級組最高分。文秋媽媽説:“袁老師,謝謝您!沒有您,我們不可能回來,文秋最應該感謝的人是您!”
“在鄉村,像文秋一樣的留守兒童特別多,對於她們,更需要教師的愛心和細心。我做得還不夠,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更多的孩子。”袁艷敏説。9年來,她家訪學生400多次,走村入戶,不厭其煩地做家長的工作。
2011年5月,袁艷敏參加橫頭山鎮全鎮教學公開課,效果很好。日升村教學點的王校長課後找到袁艷敏:“我們村教學點加我才兩名老師,學生好多課開不齊。能不能抽時間到我們學校去送教講課。”“沒問題,我願意去。”袁艷敏爽快地答應下來。
送教山路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夏天大雨,山路泥濘;冬天冰天雪地,坡陡路滑。一次,去村小的路被滑坡的泥石堵上,袁艷敏只好繞道而行。當走近村口的時候,已是下午五點,她遠遠就望見一群孩子舉著小傘,在雨中眼巴巴地張望。看到她的身影,孩子們大老遠就喊著“袁老師,袁老師,你終於來啦!”呼啦一下全迎了過來。
這一送,就是四年。
“其實山村孩子更渴望知識,這些年,每每想到孩子們在村口等我的場景,內心溫暖如春,充滿力量。無論再苦再累,我依然選擇留在鄉村任教。”袁艷敏説。
為了教育事業,她無奈選擇愧對自己的家人
“袁老師,下學期你還教六年級嗎?我家孩子要上六年級了。”“袁老師,你跟班吧,教初一,要不然我們去找校長……”每送完一屆畢業生袁艷敏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
事業上的極大付出,使她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認可,但對於家人來説,她卻心存愧疚。
2014年4月17日,淩晨4點多,袁艷敏突然接到姥爺去世的消息。但學校安排了家長會,此時正是農忙時節,山村的家長翻山越嶺來趟學校不容易,如果找別的老師代替,沒人比自己更了解班級的情況。最終,她還是決定來到學校。媽媽幫她照顧年幼的孩子,也未能見姥爺最後一面。“現在每當提起姥爺,媽媽都會不停地流淚,但她從沒有埋怨過半句,我的內心特別地愧疚,這是我無法彌補的一個遺憾!”袁艷敏説。
孩子三歲多時患急性腦炎,腰穿化驗,必須由父母簽字。袁艷敏請了兩個小時假趕到醫院。“看見孩子幼小的身軀蜷縮成一團躺在手術床上,驚恐地大哭著,兩個護士壓著孩子的頭和腳。作為母親,我當時感覺心一下子被掏空了。”袁艷敏邊説邊用手拭去淚水,“手術後,孩子臉色蒼白,驚恐地望著我,我撲上去抱起孩子緊緊摟在懷裏。想到學生即將小學畢業統考,我把孩子送到媽媽懷裏,回了學校。當時把我媽氣得説‘把你賣給學校得了’,我的眼淚一下涌了出來……”
孩子住院17天,袁艷敏煎熬了17天。但她一節課也沒耽誤,當年她的學生在全縣統考中取得第一名。
現在,教師已不僅僅是袁艷敏的職業,而是她生活的重要部分。上班不必説,下班通過微信輔導孩子功課,監督孩子們閱讀,和單親孩子談心,和外地打工的父母通電話……每天晚上都如此。袁艷敏愛人常説,你好像沒有下班,24小時在學校。5歲的兒子則説:媽媽又在工作,沒時間陪我玩!
2016年,袁艷敏從60多萬特崗教師中脫穎而出,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優秀特崗教師。2017年,她榮獲“全國教師燭光獎”。
問及在鄉村從教12年最大的感受時,袁艷敏説:“一份事業,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那麼做得再好,也不會覺得有多幸福。我是真的愛我的職業,真正感受到了孩子們帶給我的幸福,這種幸福只有真正走進孩子心裏,才會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