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式支付”在全球成功逆襲 無現金交易引領潮流

2018-02-06 09:4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國式支付”在全球成功逆襲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通過出國旅行的方式陪家人度過春節假期。對於海外各地而言,中國人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消費需求,更帶來了以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子錢包為基礎的“中國式支付”。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銀行卡、信用卡等國外支付方式通過廣東等沿海地區傳到中國;現在,則是微信紅包、支付寶等“中國式支付”引領全球消費者支付潮流。這“一進一齣”之間,既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不斷加深的格局,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品質和整體實力已今非昔比。

  1 行業地位快速上升

  “中國旅遊業的顯著增長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迅速行動。與支付寶結盟,是我們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這將增加以色列企業的客戶,並讓他們進入一個新的市場。”以色列信用卡公司首席執行官多龍薩皮爾説。

  2018年1月底,支付寶宣佈進入以色列,正式將移動支付服務帶到中東地區。未來,以色列的知名航空公司、珠寶店、連鎖免稅店都將可以用支付寶付款。而這,成為了“中國式支付”走向海外的又一個最新腳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在支付領域都處於“跟跑”模式。1949年的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就餐時發現自己沒帶錢包,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著現金來飯店結賬。隨後,他産生了設計一種能夠證明身份及具有支付功能卡片的想法並創立了大萊信用卡公司,無現金支付方式便由此誕生。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大膽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信用卡這一國際流行的支付工具也登錄中國,並得到較快的發展。1979年,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首先與香港東亞銀行簽訂協議,開始代理東亞信用卡業務,信用卡從此進入了中國大陸。1986年6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發行了長城信用卡,不僅填補了我國金融史冊上的一項空白,而且標誌著中國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支付方式開始發生重大變革。由此開始,以銀行信用為依託的支票、銀行本票、匯票以及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工具逐漸取代現金並普及應用。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中國線上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與之相對應的第三方支付、二維碼支付等全新移動支付方式在中國實現了蓬勃發展。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最近4年間增長了近20倍;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居全球首位。

  獨立支付業務運營商Worldpay在其發佈的年度《全球支付報告》中預計,到202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增長11%,穩居全球電子商務市場之首。“由於消費者在進行線上購物時更渴求多樣化的支付方式,中國再次引領了全球新趨勢。信用卡、借記卡等傳統選項正淡出人們視野,而電子錢包、銀行轉賬等方式日益興起。”Worldpay中國區總經理陳國山説。

  如今,在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線下商戶門店,“中國式支付”的範圍幾乎可以涵蓋餐飲、超市、便利店、主題樂園、休閒等各類吃喝玩樂消費場景。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