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八成受訪者感到畢業焦慮 畢業生在煩惱什麼?
王嬌(化名)是安徽一所高校的2015級碩士研究生,她將在今年7月畢業。她過去半年一直忙於寫論文,錯過了秋招,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我本科和研究生讀的不是同一個專業,其實找工作有點迷茫,感覺自己哪個專業都不佔優勢。”王嬌現在想等春招,但又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知道焦慮解決不了問題,但心裏也有説不出的滋味。”她説。
與王嬌的情況類似,進入2018年後,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開始陷入畢業焦慮。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19名2018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82.2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感到“畢業焦慮”。
畢業作品、工作實習,畢業前陷入忙碌
令天津一所高校大四學生陳鑫(化名)焦慮的是,如何在3個月內完成兩篇畢業論文。本科期間,陳鑫主修法學,輔修歷史,大四上學期仍有10多門課。同時,他還參加了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備考花費了很多時間。眼看畢業在即,自己的畢業論文還沒有寫完,“我大四下學期還有六七門課和考試,兩篇畢業論文還沒開始寫,畢業前能完成就不容易了。”陳鑫希望畢業後能夠從事學術研究工作,“這類工作大多對學歷要求比較高,如果考研失敗,我可能會再戰。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直想做學術研究,男生還是要闖一闖,開拓視野。”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48.14%的受訪者因畢業作品沒有完成感到焦慮。
劉予心(化名)是吉林一所高校的2014級本科生,平日裏她總是把事情拖到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完成。臨近畢業,她有一堆事情需要處理,“申請國外研究生還在進程中,畢業論文只想了思路完全沒有其他進展,想考駕照還沒有開始學……我正在實習,能擠出的時間很少。”其實,劉予心原本有保研資格,但她選擇了放棄,希望走一條“不尋常”的路。看到身邊保研的同學進入假期,自己留學的院校還沒有確定,就陷入了焦慮。“我沒辦法向同班同學傾吐我的焦慮,他們都知道我簽下了保研放棄書,認為我沒有任何焦慮,但其實現在我焦慮到想去看心理醫生。”她説。
劉予心以前是一個完全不喜歡社交網路、不相信虛擬世界的人,因為大四過度焦慮,她特地註冊了一個微博小號,專門用於發泄自己心中的焦慮。她説:“2017年底,整個朋友圈都在刷自己的年度總結,我翻了翻我的微博小號,裏面全都是自己在圖書館寫的東西,幾乎每一次都是一邊哭一邊寫。”她在微博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劉予心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分享給這位網友,“這是我唯一可以稍微緩解焦慮的方式。”她説。
盧顯聚已經工作一年了,回憶起畢業前的日子,他説:“在那段時間,我總是夢到自己沒有拿到畢業證,沒有拿到offer,一直在面試。”盧顯聚在大三時轉專業,一學期有20多門課,幾乎沒有時間參加畢業實習,但如果想要拿到offer,多數公司都要求3個月以上的實習,那時課程和實習時間的衝突讓他焦頭爛額。“課程壓力在大四下學期得到了緩解,我就把更多精力放在投簡歷上。”他説。作為過來人,盧顯聚認為“畢業焦慮”是沒有必要的,“順其自然即可。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做,不要陷入焦慮,只有把事情做完焦慮才會消失。”他説。